不落窠臼(bù luò kē jiù)
释义:窠:鸟巢;臼:舂米的石器。比喻有独创风格,不落旧套。
出处:宋·吴可《学诗》诗:“跳出少陵窠臼外,丈夫志气本冲天。”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内编》四:“初学必从此入门,庶不落小家窠臼。”
示例:这“凸”“凹”历来用的人最少,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,更觉新鲜,~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六回
比喻上行下效。
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。后比喻抱负远大,能闯出新的天地,做出宏伟的业绩。
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
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。
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万众一心,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。比喻团结一致,力量无比强大。
指宦海浮沉,遭遇坎坷。
具体:各部分已大体具备;微:微小。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,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