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鼐调和(dǐng nai tiáo hé)
释义:比喻处理国政。
出处: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,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,遂辅武丁以治国。
示例:~理庶民,安邦定国立功勋。 ★元·郑光祖《老君堂》第二折
解人:原指通达言语或文辞意趣的人,借指知己;难得:不易得到。比喻知己难得。
峣峣:高直的样子;缺:损坏。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。
不说话,闷声不响。
汪洋:形容文章气势浑厚,义理深广。肆:放纵。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,豪放自如。
指贫寒的士人。
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。
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。指干尽了坏事。同“无恶不作”。
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,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。同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