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门黄犬(dōng mén huáng quǎn)
释义:用以作为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
出处: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
示例:~,固以长悲;南阳白衣,何可复得! ★南朝·陈·徐陵《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》
较量轻重。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。
指时雨跟着车子而降。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。
指直言敢谏。同“面折廷争”。
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。儗,古通“拟”,比拟。
衙官:军府的属官;屈:屈原;宋:宋玉。要以屈原、宋玉为属官。原为自夸文章好。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。
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。
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。
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,身体受到摧残,消瘦憔悴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