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辄得咎(dòng zhé dé jiù)
释义:辄:即;咎:过失,罪责。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
示例:小厮因~,只得说道:“请问主人:前引也不好,后随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样才好呢?”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八回
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。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。
颈枯齿落。年老貌。
一个铜钱都不值。比喻毫无价值。
怡:安适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。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。
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
比喻很有把握。同“十拿九稳”。
比喻受制于人,只得顺从。
庐山:山名,在江西省九江市南。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