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之志(jī shān zhī zhì)
释义: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节”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也。”
示例:文帝问曰:‘闻有~,何以在此?’秀曰:‘以为巢许狷介之士,未达尧心,岂足多慕。’帝甚悦。 ★《晋书·向秀传》
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。
形容对人极其忠诚。
华亭谷的鹤叫声。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。
殊:不同;差异。时间不同,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。意思是事物随着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。亦作“时异势殊”。
讲义气,轻视钱财。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。同“疏财仗义”。
比喻知己或知音。也比喻乐曲高妙。
树根盘曲,枝节交错。比喻繁维复杂不易解决的事情。
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。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。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