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口之下(niú kǒu zhī xià)
释义:借指卑下的地位。
出处: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缪公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国莫敢望焉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。
示例:故明君勤于招贤……或举于~,而加之于群僚之上;或拔于桎梏之中,而任以社稷之重。 ★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名实》
不接受别人的意见,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。
桃木做的弓,棘枝做的箭,古人认为可辟邪。
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
注:灌入。形容寸下得很大,雨水象往下灌似的。
比喻秘密易于外泄。同“隔墙有耳”。
桂、兰:两种散发芳香的花;馥:香。形容气味芳香。
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前进后退均合规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