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靡不振(wěi mǐ bù zhèn)
释义:委靡:也作“萎靡”,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失。”
示例:无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气,然后象个病人一样~地站在那里。 ★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一七
释:放下。喜爱得舍不得放手。
形容女子苗条的身段和洁白光润的肌肤。
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
用以作为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同“东门黄犬”。
鄙视之词,犹言毫无价值。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。
指虚张声势。
犹言民乐年丰。
犹起死回生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