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五郭公(xià wǔ guō gōng)
释义: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出处: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羁出奔陈。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
示例:-
嵩:指嵩山;岳:高大的山;降:降生。比喻大人物的出生。
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
同“诘屈聱牙”。謷,通“聱”。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畅;謷牙:读起来拗口、别扭。形容文字晦涩艰深,难懂难读。
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同“暴风疾雨”。
刁钻:狡诈;古怪:怪僻,不同寻常。形容为人行事狡猾怪僻,和别人不一样。
比喻彻底悔改。同“洗心革面”。
性情直爽,有话就说。
杅:饮水器。比喻事先充分准备,谋定而后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