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不济可(yǐ fǒu jì kě)
释义: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,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。不,同“否”。济,成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,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,以成其可;君所谓否,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,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无争心。”杜预注:“否,不可也。献君之否,以成君可。”
示例:营平(赵充国,封营平侯)皤皤,立功立论,~,上谕其信。 ★《汉书·叙传下》
战战:恐惧的样子;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。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比喻事物坏到极点,不可收拾。
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。
吞食百花,吸饮露水。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。
原指张网捉麻雀、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,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。
形容罪大恶极,到受惩罚的时候了。同“恶贯满盈”。
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。
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,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。比喻事情很急,不能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