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莛叩钟(yǐ tíng kòu zhōng)
释义: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出处: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。”
示例:今欲上质高贤,又恐语涉浅陋,未免“~”,自觉唐突,何敢冒昧请教!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六回
清:清高;浊:浑浊,指低下。说的是清白好话,十的是污浊坏事。形容人言行不一。
比喻变化巧妙迅速,不易捉摸。同“鬼出电入”。
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
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,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。又泛指用心良苦。
壤:地。荒远偏僻的地方。
指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。
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。
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。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