褒贬与夺(bǎo biǎn yǔ duó)
释义:与夺:给予或夺取。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。
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自叙》:“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,比方伦匹,未必当允,而褒贬与夺,或失准格。”
示例:若使修著一代之典,~,诚一时之俊也。 ★《晋书·祖逖传》
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。
勾结投靠敌人,出卖国家的权益,谋求个人的富贵。同“卖国求荣”。
古代荆楚、南越一带的习俗。身刺花纹,截短头发,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。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。
屦:麻制的单底鞋。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。比喻主次颠倒。
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。
犹奋不顾身。
香火: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。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指彼此契合。
比喻彻底摧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