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躬自问(fǎn gōng zì wèn)
释义:躬:自身;问:检查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示例:这次事故,你是有责任的,你应该~。
如云似海的愁思。
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。
璞:蕴藏有玉的石头,也指未雕琢的玉;归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。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。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。
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循:依照,顺着。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。亦作“循次渐进”、“循序渐进”。
犹言逢遇时机。
明:严明;法度:规矩,制度。大力严明制度、法规。
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拔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出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