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: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,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。后比喻照例应付,敷衍了事。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。”
示例:不过外蒙古一部分,已不啻~,名存实亡了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三十八回)
好名声流传的后代。
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、艰难、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。
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。泛指丰富的菜肴。
指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。一说,违背天性与真情。倍,通“背”。
泛指残存的书籍。
原指射技高超。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。
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
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