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意孤行(yī yì gū xíng)
释义: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,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。
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公卿相造请禹,禹终不报谢,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”
示例:皇上和杨文弱、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,但迫于臣民清议,尚不敢公然~,与虏订城下之盟。 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三章
比喻只顾这一方面,不顾那一方面。
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。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。
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。同“心胆俱裂”。
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。比喻时局变化迅速,动向难以预料。
指自身受辱,名声败坏。
形容说话含糊不清,不直截了当。
信:信实,真实。词藻华美的言辞、文章,内容往往不真实。
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,有触之必怒而杀人。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