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正词严(yì zhèng cí yán)
释义: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、“辞严义正”、“辞严意正”、“词严理正”、“正义严辞”。
出处: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四》:“子玄之论,义正词严,圣人复起,弗能易矣。”
示例:本大臣、本部堂声罪致讨,~,断断不能再缓矣。 ★清·林则徐《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》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累土可以堆成山,比喻积少成多。
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。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。
原指仁爱而有节操,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。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。
石、木都是硬物,形容坚定不动摇。
指再也找不到理由,无话可说。
规求:贪求;度:限度。一味贪求,没有限度。形容贪得无厌。
指因福而得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