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柳丝千缕。
嫩黄匀遍鸦啼处。
寒入罗衣春尚浅,过一番风雨。
问燕子来时,绿水桥边路。
曾画楼、见个人人否。
料静掩云窗,尘满哀弦危柱。
庾信愁如许。
为谁都著眉端聚。
独立东风弹泪眼,寄烟波东去。
念永昼春闲,人倦如何度。
闲傍枕、百啭黄鹂语。
唤觉来厌厌,残照依然花坞。
弱柳丝千缕。
嫩黄匀遍鸦啼处。
寒入罗衣春尚浅,过一番风雨。
问燕子来时,绿水桥边路。
曾画楼、见个人人否。
料静掩云窗,尘满哀弦危柱。
庾信愁如许。
为谁都著眉端聚。
独立东风弹泪眼,寄烟波东去。
念永昼春闲,人倦如何度。
闲傍枕、百啭黄鹂语。
唤觉来厌厌,残照依然花坞。
核心主题:春日闺中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愁绪。
情感脉络:
词牌特色:《安公子》原为唐教坊曲名,双调八十字,句式长短错落,适于抒发婉转情思(参考《钦定词谱》)。
结构解析:
袁去华为南宋初期词人,亲历靖康之变后漂泊江南。其词承袭柳永婉约之风,多写离情别恨,但字里行间常透露出时代动荡的阴影(参考《全宋词》小传)。此词表面写闺怨,实则暗含对人生飘零、山河破碎的隐忧——如“寄烟波东去”的迷茫,恰似南宋士人面对故土难归的集体焦虑。
“料静掩云窗,尘满哀弦危柱”
教学小结:袁去华此词如一幅工笔重彩的春愁图,需引导学生捕捉三个关键脉络——春景与愁思的反衬、虚实相生的结构张力、凝练字词下的情感暗涌。读懂它,便读懂南宋婉约词“以柔笔写沉痛”的至高境界。
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计:计策、计谋。心里突然有了计策。
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
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