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莲坠粉,蔬桐吹绿,庭院暗雨乍歇。
无端抱影销魂处,还见筱墙萤暗,藓阶蛩切。
送客重寻西去路,问水面、琵琶谁拨。
最可惜、一片江山,总付与啼。
长恨相从未款,而今何事,又对西风离别。
渚寒烟淡,棹移人远,缥缈行舟如叶。
想文君望久,倚竹愁生步罗袜。
归来后、翠尊双饮,下了珠帘,玲珑闲看月。
芳莲坠粉,蔬桐吹绿,庭院暗雨乍歇。
无端抱影销魂处,还见筱墙萤暗,藓阶蛩切。
送客重寻西去路,问水面、琵琶谁拨。
最可惜、一片江山,总付与啼。
长恨相从未款,而今何事,又对西风离别。
渚寒烟淡,棹移人远,缥缈行舟如叶。
想文君望久,倚竹愁生步罗袜。
归来后、翠尊双饮,下了珠帘,玲珑闲看月。
一、主题与情感:秋夜送别的双重愁绪
此词以秋夜送别为场景,交织着个人孤寂与家国隐痛。上片“芳莲坠粉”三句借凋零的莲蓬、飘落的桐叶与骤歇的冷雨,铺开萧瑟庭院,奠定凄清基调;“无端抱影销魂处”直写词人茕茕孑立的孤独。下片“最可惜、一片江山,总付与啼”陡转(《宋史》载姜夔终身布衣,心怀家国之忧),将送别友人之愁升华为对破碎山河的痛惜。结尾“玲珑闲看月”故作闲适之笔,反衬出深藏的无奈与寂寥。
二、词牌与结构:双调中的时空流转
《八归》为姜夔自度曲,双调结构层次分明:
三、语言艺术:凝练意象与通感妙用
四、词人背景与风格:清空骚雅的江湖之音
姜夔词属“清雅派”,此词典型体现其“清空”特质(张炎《词源》评):
五、教学应用建议
结语:在这幅江湖送别图卷中,姜夔以疏淡之笔写浓愁,将桐叶坠绿、苔阶蛩鸣、江舟如叶的细微物象,织成一张笼罩个人与家国命运的大网。寒月下的珠帘与双饮之约,终成乱世文人心中一道玲珑而苍凉的幻影。
只要来了,就回不去。指彻底被消灭。
睚眦:发怒时瞪眼睛,借指极小的仇恨。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。比喻心胸极狭窄。
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
委:推委。把罪责推卸给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