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芳过后西湖好,狼籍残红。
飞絮蒙蒙。
垂柳阑干尽日风。
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。
垂下帘栊。
双燕归来细雨中。
群芳过后西湖好,狼籍残红。
飞絮蒙蒙。
垂柳阑干尽日风。
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。
垂下帘栊。
双燕归来细雨中。
欧阳修此词以“群芳过后”破题,表面写暮春西湖,实则展现超越寻常的生命体悟。“狼藉残红”“飞絮蒙蒙”的衰败景象后,词人却道“西湖好”,颠覆了伤春传统。下片“笙歌散尽游人去”直指欢宴消散的寂寥,而“双燕归来细雨中”以自然生灵的从容姿态,传递出繁华褪去后返璞归真的生命智慧。
教学切入点:引导学生思考“盛衰转换”的永恒命题(德育),体会“残缺亦是美”的东方美学观(审美)。
本词为双调小令,上下片结构形成鲜明对比:
词牌知识:《采桑子》源于唐代教坊曲,双调44字,平韵格律。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所作《采桑子》十首,皆以“西湖好”结句,开创组词咏景新范式(据《唐宋词通论》)。
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领袖,此词展现其独有的“平和深婉”之风(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)。虽属传统婉约题材,却无脂粉气:
此词如一幅淡彩水墨:残红为朱砂点缀,飞絮作留白晕染,终以双燕细雨勾出灵动画魂。欧阳修以政治家襟怀化暮春为哲思,证明真正的诗意不在繁华锦簇,而在凋零处见天地本真。
终日:从早到晚,一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用为隐居不仕之典。
指深更半夜。
形容百般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