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恋花

《蝶恋花》

醉别西楼醒不记。

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。

斜月半窗还少睡。

画屏闲展吴山翠。

衣上酒痕诗里字。

点点行行,总是凄凉意。

红烛自怜无好计。

夜寒空替人垂泪。

鉴赏

晏几道《蝶恋花》:醉梦醒时的聚散悲歌

主题与情感
此词以“醉别西楼”开篇,奠定人生聚散无常的核心主题。上片“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”化用白居易“来如春梦不多时,去似秋云无觅处”,将美好情谊比作短暂易逝的自然现象,凸显词人面对离别的无力感。下片“衣上酒痕诗里字”转为具象细节,酒痕斑驳如泪,诗句字字含悲,叠用“点点行行”四字,令凄凉意绪如涟漪般层层荡开,堪称婉约派抒写离愁的典范。(德育切入点: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情谊,理解人生无常的哲思)

词牌与结构设计
《蝶恋花》为双调六十字,上下片各四仄韵。晏几道巧妙运用词牌特点:

  • 上片写醉醒迷离:“醉别西楼醒不记”至“画屏闲展吴山翠”,以朦胧醉态、残月无眠、冷寂画屏,铺陈空寂氛围。
  • 过片自然转折:衣上酒痕与诗中文字将抽象愁思具象化,承接上片的视觉画面(斜月、画屏)转为触觉联想(酒痕湿衣)。
  • 下片深化抒情:结句“红烛自怜无好计”借杜牧“蜡烛有心还惜别”诗意,以蜡烛拟人垂泪收束,情感浓度达至顶峰。

语言与修辞精妙

  1. 叠字强化韵律:“点点行行”既摹写酒痕诗迹的杂乱形态,又通过舌尖音叠字营造哽咽般的节奏,凄凉感扑面而来。
  2. 意象冷暖对照:“吴山翠”(青绿山水)的闲静画境,反衬“红烛垂泪”(暖色动态)的哀伤,视觉反差中倍增孤寂。
  3. 拟人点睛之笔:蜡烛“自怜”“替人垂泪”,将物我情感交融,比直接写“人流泪”更显缠绵悱恻。(《唐宋词格律》评此手法“物皆著我之色彩”)

词人背景与风格
晏几道身为宰相晏殊幼子,早年锦衣玉食,中年家道中落。此词浓缩了他由贵公子沦落江湖的身世之感。词中“聚散真容易”暗含对往昔诗酒风流生活的追忆,而“凄凉意”正是阅尽沧桑后的心境写照。作为婉约派代表,他将身世飘零之痛化作柔婉深致的词境,比其父晏殊词更显沉郁。(参考《宋史·晏殊传》附晏几道生平)


应用建议

写作借鉴
学习“衣上酒痕诗里字”的细节提炼:离别之情可通过衣物痕迹、书信文字等生活切片传递,比直抒胸臆更具感染力。

教学实践

  1. 让学生找出词中“视觉”(斜月、画屏)与“触觉”(酒痕、夜寒)的意象群,体会感官交织的抒情效果
  2. 对比杜牧《赠别》“蜡烛有心还惜别”与本词结句,辨析古典诗词中“烛泪”意象的传承与创新。

文学史点睛:清人冯煦《蒿庵论词》评小山词“其淡语皆有味,浅语皆有致”,此词末句正是以浅淡语言承载深重悲凉的绝佳例证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一得之愚
一得之愚
yī dé zhī yú

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。

一刀切
一刀切
yī dāo qiē

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。

蹈刃不旋
蹈刃不旋
dǎo rèn bù xuán

蹈:踩;刃:刀刃;旋:回旋。面临危险而不返回。

开疆拓宇
开疆拓宇
kāi jiāng tuò yǔ

开拓疆域,扩展领土。同“开疆拓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