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减罗衣寒未去。
不卷珠帘,人在深深处。
红杏枝头花几许。
啼痕止恨清明雨。
尽日沈烟香一缕。
宿酒醒迟,恼破春情绪。
飞燕又将归信误。
小屏风上西江路。
欲减罗衣寒未去。
不卷珠帘,人在深深处。
红杏枝头花几许。
啼痕止恨清明雨。
尽日沈烟香一缕。
宿酒醒迟,恼破春情绪。
飞燕又将归信误。
小屏风上西江路。
一、主题与情感:春怨中的三重阻隔
此词以闺怨为核心主题,通过“寒未去”“人在深深处”“归信误”三层阻隔,勾勒出女子被禁锢的生存状态与绝望心境:
二、词牌与结构:蝶恋花的双片递进
《蝶恋花》为双调六十字,上下片各四仄韵。本词结构精严:
三、语言与修辞:凝练笔触下的绝望密码
四、词人背景:宋宗室的婉约心曲
赵令畤为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玄孙(《宋史·宗室世系表》),虽身份尊贵,但北宋党争中受苏轼牵连遭贬。此词深婉悱恻的笔调,暗含贵族文人受困于政治漩涡的压抑(如“人在深深处”或喻处境险恶)。其词风近秦观,属婉约正宗——善以闺怨题材寄托普世困境,比兴手法远超普通艳词。
五、应用点拨:如何读透阻隔美学
结语:屏风上的西江路,是闺中人用目光反复摩挲的虚妄地图。赵令畤以一把珠帘、一只缺席的燕子、一痕屏风墨迹,钉死了春天里所有可能的出口。当雨水与泪痕在红杏枝头合谋,我们看见的何止闺怨?那是人类共通的生存困境——在寒未褪去的季节,我们都在等待一封印错地址的信。
昏:天黑。天地昏黑无光。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。也比喻政治腐败,社会黑暗。
比喻事情毫无眉目,未见端绪。
玉珂鸣响,佩玉铿锵。比喻显贵。
如渴:如口渴思饮那般,形容迫切。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