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

《高阳台》

宫粉雕痕,仙云堕影,无人野水荒湾。

古石埋香,金沙锁骨连环。

南楼不恨吹横笛,恨晓风、千里关山。

半飘零,庭上黄昏,月冷阑干。

寿阳空理愁鸾。

问谁调玉髓,暗补香瘢。

细雨归鸿,孤山无限春寒。

离魂难倩招清些,梦缟衣、解佩溪边。

最愁人,啼鸟晴明,叶底青圆。

鉴赏

高阳台·吴文英词鉴赏

一、主题与情感解析

核心主题:咏梅寄哀,悼亡怀人
吴文英此词以落梅为意象主线,贯穿对逝者的深切追念。上片“宫粉雕痕,仙云堕影”以仙姿喻梅花凋零(《宋词鉴赏辞典》),暗喻红颜消殒;“古石埋香,金沙锁骨”化用佛典锁骨菩萨传说(《续玄怪录》),赋予落梅神圣哀感。下片“离魂难倩招清些”直诉招魂无望之痛,结句“叶底青圆”以梅子初结喻生命轮回,愁绪在时空流转中愈发苍凉。
情感教育切入点

  • 生命教育:通过自然物象感悟生死轮回
  • 审美熏陶:体会凄美意象中的永恒思念

二、词牌与结构特色

《高阳台》词牌特点
双调一百字,上下片各四平韵。此调始自北宋,多用于抒写哀婉之情(《钦定词谱》)。
结构解析

  1. 上片写景寓情
    • 开篇六句极写落梅之凄艳(“宫粉雕痕”喻色,“仙云堕影”状态)
    • “南楼不恨吹横笛”陡转,点破“千里关山”的阻隔之恨
  2. 过片承托转折
    • “寿阳空理愁鸾”用寿阳公主梅花妆典故(《太平御览》),衔接上片凋梅意象
  3. 下片人事交织
    • “细雨归鸿”至“解佩溪边”,虚实相生勾连往事
    • 结尾三句以晴日啼鸟反衬“青圆”梅子之愁,余韵悠长

三、语言与修辞精粹

  1. 意象密丽如织锦
    • “宫粉”“仙云”以彩绘喻梅瓣飘零
    • “金沙锁骨”用佛典将落梅圣化,哀感中见奇崛
  2. 典故层叠见匠心
    典故 出处 情感投射
    寿阳理鸾镜 《太平御览》 红颜空逝之憾
    玉髓补香瘢 《云笈七签》 旧痕难愈之痛
    解佩溪边 《列仙传》 仙凡永隔之怅
  3. 时空跳接造境
    • “千里关山”拓展空间维度
    • “黄昏月冷”与“晴明啼鸟”形成昼夜对照,愁思弥散不息

四、词人背景与流派关联

吴文英词风定位
南宋“密丽派”代表,与姜夔并称“姜吴”。其词如“七宝楼台”(张炎《词源》评),善用奇幻意象、时空交错手法表达深曲情思。
创作背景钩沉
据夏承焘《吴梦窗系年》,此词或为悼念杭州亡妾之作。词中“孤山”(杭州西湖名胜)、“解佩溪”等江南意象,暗合其苏杭情事。
流派比较

特点 婉约派(李清照) 密丽派(吴文英)
语言 清雅自然 秾丽典奥
结构 线性叙事 时空交错
代表作 《声声慢》 《风入松》《莺啼序》

五、教学应用建议

  1. 意象解构图谱练习
    绘制“落梅-离魂-青圆”意象链,体会吴文英“以物载情”的象征体系。
  2. 典故还原创作
    选取“锁骨连环”“解佩”等典故,改写为白话故事,理解词人用典深意。
  3. 时空蒙太奇仿写
    模仿“黄昏月冷阑干→晴明叶底青圆”的时空跳跃手法,描写校园晨昏景物变迁。

鉴赏要诀:读梦窗词当如“拨云寻径”——先捕捉奇幻意象的表层美感,再循典故密钥深入情感内核。此词结尾“叶底青圆”四字,以初结梅子定格永恒思念,较之直诉哀痛更显词家三昧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面红颈赤
面红颈赤
miàn hóng jǐng chì

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同“面红耳赤”。

擦脂抹粉
擦脂抹粉
cā zhī mǒ fěn

犹言涂脂抹粉。

樗栎庸材
樗栎庸材
chū lì yōng cái

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
七贞九烈
七贞九烈
qī zhēn jiǔ liè

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