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野旌旗,朝天车马,平沙万里天低。
宝带金章,尊前茸帽风。
秦关汴水经行地,想登临、都付新诗。
纵英游,叠鼓清笳,骏马名姬。
酒酣应对燕山雪,正冰河月冻,晓陇云飞。
投老残年,江南谁念方回。
东风渐绿西湖柳,雁已还、人未南归。
最关情,折尽梅花,难寄相思。
照野旌旗,朝天车马,平沙万里天低。
宝带金章,尊前茸帽风。
秦关汴水经行地,想登临、都付新诗。
纵英游,叠鼓清笳,骏马名姬。
酒酣应对燕山雪,正冰河月冻,晓陇云飞。
投老残年,江南谁念方回。
东风渐绿西湖柳,雁已还、人未南归。
最关情,折尽梅花,难寄相思。
作为宋词鉴赏专家,我将从主题情感、词牌结构、语言修辞、词人背景、应用建议及词句解析等角度,通俗解读周密这首《高阳台》。本词创作于南宋灭亡后(约13世纪后期),属婉约派风格,主题聚焦家国情怀与羁旅愁绪,语言凝练深沉。解析参考《宋词鉴赏辞典》(上海辞书出版社)和《词林纪事》(清代张宗橚编),确保内容贴合教学,适合中学生及诗词爱好者学习鉴赏。
本词核心主题为家国情怀与漂泊之愁,抒发了词人对故国沦亡的哀思和个人晚年的孤寂情感。周密作为南宋遗民,亲历亡国之痛,词中情感层次分明:上片追忆中原繁华盛景,隐含怀念;下片转写江南流落之苦,深化悲凉。情感教育切入点可用于德育(爱国情操)和审美启蒙(自然意象与情感融合)。
词牌《高阳台》属双调词,上下片各十句,押平韵(本词押“低”“风”“诗”“姬”“飞”“回”“归”“思”等韵),源自宋代宴乐,常用于抒写感慨(来源《词林纪事》)。结构设计精巧,体现“上片叙事写景、下片抒情议论”的布局,过片(下片开头)自然转折。
本词语言凝练生动,善用白描、用典、对比等修辞,意象灵动,引导读者通过关键词感受情感张力。
周密属婉约派,风格细腻婉转,重“情致”而非豪放派的“气势”。结合背景,他生于1232年,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(来源《宋史·隐逸传》),词风从早年清丽转向晚年沉郁。本词创作于流亡江南时期,体现“知人论世”框架:亡国之痛让昔日“纵英游,叠鼓清笳”的豪情,化为“投老残年”的悲叹,词中“秦关汴水”(中原)与“西湖”(江南)的对比,正是身世之变的缩影。
提升宋词应用能力,可结合本词实践:
总结:周密《高阳台》以婉约笔法,将家国之思与个人愁绪融为一体,语言如画,情感跌宕。教学中,可作为爱国教育素材,引导学生通过意象(如梅花、雁归)体会古典诗词的美感与深度。推荐拓展阅读:苏轼《念奴娇》(豪放派对比)、李清照《声声慢》(婉约派叠字艺术)。
终日:从早到晚,一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用为隐居不仕之典。
指深更半夜。
形容百般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