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楼帘幕卷新晴。
掩银屏。
晓寒轻。
坠粉飘香,日日唤愁生。
暗数十年湖上路,能几度,著娉婷。
年华空自感飘零。
拥春酲。
对谁醒。
天阔云闲,无处觅箫声。
载酒买花年少事,浑不似,旧心情。
画楼帘幕卷新晴。
掩银屏。
晓寒轻。
坠粉飘香,日日唤愁生。
暗数十年湖上路,能几度,著娉婷。
年华空自感飘零。
拥春酲。
对谁醒。
天阔云闲,无处觅箫声。
载酒买花年少事,浑不似,旧心情。
主题情感:中年飘零的怅惘
这首词以暮春为背景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词人对年华易逝、人生无依的深沉感伤。上片从“画楼帘幕卷新晴”的明媚春景切入,却陡转“坠粉飘香,日日唤愁生”——飘落的残花与消散的香气,日日催生愁绪(以乐景写哀情)。下片“年华空自感飘零”直抒胸臆,“拥春酲(醉酒)”的颓唐与“无处觅箫声”的孤寂,最终凝结为结句的无力叹息:“载酒买花年少事,浑不似,旧心情”(青春不再的幻灭感)。全篇贯穿着南宋文人特有的时代飘零感,是中年困境的典型抒情。
词牌与结构:今昔对照的时空设计
《江城子》作为双调小令,上下片各七句。卢祖皋巧妙运用其结构:
语言艺术:凝练意象与动作白描
词人背景:南宋文人的集体困境
卢祖皋作为南宋中后期词人(据《宋史》卷四一五),虽官至权直学士院,却身处国势倾颓之际。这首词中“十年湖上路”的羁旅、“无处觅箫声”的失路,暗合南宋文人失去精神归宿的普遍焦虑。其风格介于婉约与清空之间,如此词在纤丽景物中注入疏朗气韵,正是时代精神投射。
教学启示
卢祖皋以湖水般的清澈笔调,融暮春残景与中年心境为一炉。当“画楼帘幕”卷起的不是希望而是愁思,当醉眼寻觅的箫声终消散于阔大天地——这曲飘零者的独白,至今仍敲打着所有面对岁月流逝的敏感心灵。
指零碎,分散,不集中。
犹心慌意乱。心里着慌,乱了主意。
指比较高低。
用以作为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