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生死两茫茫。
不思量。
自难忘。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。
小轩窗。
正梳妆。
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十年生死两茫茫。
不思量。
自难忘。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。
小轩窗。
正梳妆。
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苏轼此词开创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词先河(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),以十年时间为经,阴阳两界为纬,交织出三重撕裂感:
情感教育点:引导学生体会至情至性之悲悯,理解生命有限性与情感永恒性的辩证关系。
这个词牌本属双调小令,苏轼创造性注入厚重情感:
词牌平仄转换处(如上片尾句“鬓如霜”与下片首句“夜来幽梦”)形成语气断层,暗喻阴阳两界的不可跨越性。
苏轼摒弃所有典故修饰,以极简白描刺穿情感内核:
词句 | 艺术效果 |
---|---|
“不思量,自难忘” | 矛盾修辞展现思念的不可控性 |
“泪千行” | 数量词夸张强化无言悲恸 |
“明月夜,短松冈” | 以冷寂景语收束,松涛月色皆成祭奠 |
最精妙处在于动作设计:“正梳妆”的鲜活动态与“相顾无言”的静态冻结,构成生死两端的残酷对照。
此词颠覆苏轼豪放派标签(夏承焘《唐宋词欣赏》):
教学提示:通过对比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引导学生理解词人风格的多元性。
“料得年年断肠处”
教学应用建议
- 情境写作:让学生改写“小轩窗,正梳妆”为300字细节描写,体会白描背后的情感储备
- 对比阅读:结合元稹《遣悲怀》、贺铸《鹧鸪天》(重过阊门万事非),建立悼亡文学谱系
- 生命教育:讨论“不思量,自难忘”的情感悖论,理解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
此词如青瓷冰裂,看似素淡的釉色下,是十年光阴烧灼出的千道血痕。苏轼用最平常语,写最断肠事,在明月松冈间,为中国文学刻下永恒的悼念坐标。
终日:从早到晚,一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用为隐居不仕之典。
指深更半夜。
形容百般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