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空不渡,恨蘼芜杜若,零落无数。
远道荒寒,婉娩流年,望望美人迟暮。
风烟雨雪阴晴晚,更何须,春风千树。
尽孤城、落木萧萧,日夜江声流去。
日晏山深闻笛,恐他年流落,与子同赋。
事阔心违,交淡媒劳,蔓草沾衣多露。
汀洲窈窕馀醒寐,遗浮沈沣浦。
有白鸥淡月,微波寄语,逍遥容与。
江空不渡,恨蘼芜杜若,零落无数。
远道荒寒,婉娩流年,望望美人迟暮。
风烟雨雪阴晴晚,更何须,春风千树。
尽孤城、落木萧萧,日夜江声流去。
日晏山深闻笛,恐他年流落,与子同赋。
事阔心违,交淡媒劳,蔓草沾衣多露。
汀洲窈窕馀醒寐,遗浮沈沣浦。
有白鸥淡月,微波寄语,逍遥容与。
一、主题与情感:亡国孤臣的时空悲鸣
这首词以羁旅飘零为表,家国沦丧为里。开篇“恨蘼芜杜若,零落无数”化用《楚辞》香草意象(《楚辞·九歌》),喻指南宋忠良凋零。“望望美人迟暮”既写对理想(或故国)的遥望,更暗含无力回天的颓丧(《宋季三朝政要》卷六载宋末志士多流散)。下片“恐他年流落,与子同赋”将个人命运与友人捆绑,在“风烟雨雪阴晴晚”的乱世气象中,交织着身世之悲与亡国之恸。
二、词牌与结构:跌宕时空的悲情架构
词牌溯源:“解佩环”即“疏影”别称,源自姜夔自度曲《疏影》(咏梅),彭元逊借此旧调注入新愁,暗示宋室如梅凋零。
结构设计:
三、语言与修辞:冷峭凝练的遗民诗笔
四、词人背景与流派:南宋遗民的血泪密码
彭元逊作为宋末江西词派代表(参考《词林纪事》卷十六),亲历崖山之变。其词风承袭姜夔的清空峭拔,却在亡国后转向沉郁幽咽。此词中“婉娩流年”与“春风千树”的对比,正是婉约词人面对巨变的失语——再无柳永的缠绵、李清照的深挚,唯剩破碎山河的冰冷实录。
五、教学启示:如何读懂遗民词的血脉
遗民词心鉴:彭元逊以寒江为墨、落木为笔,在“日夜江声流去”的永恒背景上,刻下了一个时代陨落的裂痕。那试图逍遥的白鸥,终究飞不出历史的暴风雪。
昏:天黑。天地昏黑无光。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。也比喻政治腐败,社会黑暗。
比喻事情毫无眉目,未见端绪。
玉珂鸣响,佩玉铿锵。比喻显贵。
如渴:如口渴思饮那般,形容迫切。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