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木生云气。
访中兴、英雄陈迹,暗追前事。
战舰东风悭借便,梦断神州故里。
旋小筑、吴宫闲地。
华表月明归夜鹤,叹当时、花竹今如此。
枝上露,溅清泪。
遨头小簇行春队。
步苍苔、寻幽别坞,问梅开未。
重唱梅边吸度曲,催发寒梢冻蕊。
此心与、东君同意。
后不如今非昔,两无言、相对沧浪水。
怀此恨,寄残醉。
乔木生云气。
访中兴、英雄陈迹,暗追前事。
战舰东风悭借便,梦断神州故里。
旋小筑、吴宫闲地。
华表月明归夜鹤,叹当时、花竹今如此。
枝上露,溅清泪。
遨头小簇行春队。
步苍苔、寻幽别坞,问梅开未。
重唱梅边吸度曲,催发寒梢冻蕊。
此心与、东君同意。
后不如今非昔,两无言、相对沧浪水。
怀此恨,寄残醉。
一、主题与情感——废墟上的家国悲歌
词人探访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旧居(苏州沧浪亭),表面写春游之景,实则抒发神州陆沉之痛。上片“战舰东风悭借便”借赤壁之战东风典故(《三国志》),暗讽南宋错失复国良机的遗憾;下片“问梅开未”的雅趣中,“此心与、东君同意”却道破词人与春神共盼复兴的赤诚忠心。结尾“两无言、相对沧浪水”以沉默的流水承载无力回天的悲愤,最终只能“寄残醉”麻痹痛苦(情感层次:沉痛→悲愤→幻灭)。
二、词牌与结构——双调中的时空穿梭
《贺新郎》词牌本以激越悲壮著称(《填词名解》)。全词依双调体例:
三、语言与修辞——冷色意象中的炽热情感
四、词人与背景——梦窗词中的家国烙印
吴文英作为南宋婉约派后期词人(《宋词流派史》),此词却迸发豪放之气。结合其生平:虽未亲历战火,但韩世忠旧居触发的历史记忆,与南宋晚期北伐无望的现实(理宗朝蒙古崛起)产生共振。这与李清照南渡后词风转变类似,体现时代阴霾对个人创作的塑造。
五、教学应用建议
梦窗词冷处燃烽火:此词证明婉约词人亦有家国担当。当吴文英触摸韩世忠故居的苔痕时,乔木枝头的露水已化作神州泪雨,梅边的笛曲终成招魂之音。沧浪水千年流淌,淘尽英雄,却冲不淡刻在词脉深处的民族伤痕。
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计:计策、计谋。心里突然有了计策。
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
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