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朱箔。
朝雨轻阴乍阁。
阑干外,烟柳弄晴,芳草侵阶映红药。
东风妒花恶。
吹落。
梢头嫩萼。
屏山掩,沈水倦熏,中酒心情怕杯勺。
寻思旧京洛。
正年少疏狂,歌笑迷著。
障泥油壁催梳掠。
曾驰道同载,上林携手,灯夜初过早共约。
又争信漂泊。
寂寞。
念行乐。
甚粉淡衣襟,音断弦索。
琼枝璧月春如昨。
怅别后华表,那回双鹤。
相思除是,向醉里、暂忘却。
卷朱箔。
朝雨轻阴乍阁。
阑干外,烟柳弄晴,芳草侵阶映红药。
东风妒花恶。
吹落。
梢头嫩萼。
屏山掩,沈水倦熏,中酒心情怕杯勺。
寻思旧京洛。
正年少疏狂,歌笑迷著。
障泥油壁催梳掠。
曾驰道同载,上林携手,灯夜初过早共约。
又争信漂泊。
寂寞。
念行乐。
甚粉淡衣襟,音断弦索。
琼枝璧月春如昨。
怅别后华表,那回双鹤。
相思除是,向醉里、暂忘却。
关键词:国破之痛、漂泊之哀、今昔对照
此词作于北宋灭亡后,张元干流落江南之际。字字泣血,饱含三重悲情:
情感教育点:引导学生体会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交织,理解“漂泊”背后民族苦难的沉重。
《兰陵王》原为唐教坊曲,三迭长调适于铺陈复杂情感:
结构精妙:今—昔—今的时空回环,强化了理想与现实撕裂的痛感,过片“寻思”“又争信”等词自然流转,如断弦续续。
教学聚焦:引导学生抓住“妒花恶”“侵阶”“音断”等词,体会意象背后的象征意味;对比上下片动词“催梳掠”的热烈与“倦熏”的颓唐,感受情感落差。
张元干属南宋豪放派词人,亲历靖康之变。其词早年多婉丽之作,南渡后转为悲壮(《宋词通论》)。本词将个人情爱(“上林携手”)与家国之恨熔铸一体,展现婉约词风向豪放悲歌的蜕变。作为历史见证者,他的“旧京洛”之思,实为一代遗民的集体记忆。
“怅别后华表,那回双鹤”
典出《搜神后记》:丁令威学道成仙,化鹤归辽,栖于城门华表柱。此处反用其意:词人怅望故国,却再无仙鹤能带回太平消息,唯有永恒的别离。
“相思除是,向醉里、暂忘却”
“相思”非儿女私情,而是对故国文明之思。醉中“暂忘”的无力感,恰如李清照“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晚来风急”,道尽乱世中人的精神困境。
此词如一面破碎的铜镜,映照出汴梁的残影与江南的泪痕。张元干以血泪之笔证明:当山河破碎时,最深的“漂泊”是灵魂永失故土。
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。
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。泛指落选。
犹叠床架屋。喻重复。
调动兵力,派遣将领。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