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

《浪淘沙》

作者:宋• 柳永

梦觉、透窗风一线,寒灯吹息。

那堪酒醒,又闻空阶,夜雨频滴。

嗟因循、久作天涯客。

负佳人、几许盟言,便忍把、从前欢会,陡顿翻成忧戚。

愁极。

再三追思,洞房深处,几度饮散歌阑,香暖鸳鸯被,岂暂时疏散,费伊心力。

云尤雨,有万般千种,相怜相惜。

恰到如今,天长漏永,无端自家疏隔。

知何时、却拥秦云态,愿低帏昵枕,轻轻细说与,江乡夜夜,数寒更思忆。

鉴赏

柳永《浪淘沙》深度解析

关键词:羁旅愁思·婉约缠绵·结构跌宕·白描写情


一、主题与情感:天涯倦客的悔恨与相思

  • 核心主题:漂泊游子夜半酒醒,触景生情,追忆辜负的佳人盟约(“嗟因循、久作天涯客。负佳人、几许盟言”),将往昔欢会与今日孤寂对比,抒写深切的悔恨与相思。
  • 情感层次
    • 孤寂凄冷:以“寒灯吹息”“空阶夜雨”的实景,渲染驿馆寒夜的萧瑟(环境烘托);
    • 悔恨交加:“陡顿翻成忧戚”直抒欢会变忧戚的骤转,呼应“忍把”的自我责备(心理刻画);
    • 缠绵追忆:下片“再三追思”领起洞房暖帐、云雨相惜的旖旎往事,与现实“天长漏永”的漫长孤寂形成强烈反差(今昔对比)。
  • 教学切入点
    德育——信守承诺的责任意识;情感教育——珍惜当下,莫待“无端自家疏隔”时空隔。

二、词牌与结构:双调慢词的时空转换艺术

  • 词牌特色:《浪淘沙》本为小令,柳永改制为长调慢词(《乐章集》),分上下两片,拓展叙事容量。
  • 结构解析
    • 上片(现实):由“梦觉”酒醒切入,风雨寒灯、夜雨空阶的听觉与触觉交织,奠定凄冷基调;
    • 过片转折:“愁极”二字独立成句,承上启下,将情感从现实苦闷引向回忆(相当于情感闸门);
    • 下片(回忆):以“追思”转入往日欢会,“香暖鸳鸯被”“相怜相惜”的浓烈温暖,反衬结局“江乡夜夜,数寒更”的冰冷现实。
  • 匠心设计:时空从“当下→过去→当下”回环,强化“疏隔”的无力感。

三、语言与修辞:白描细节与世俗语汇的感染力

  • 白描写境
    • “寒灯吹息”“夜雨频滴”:六个字勾勒驿馆寒夜图,风声、雨声、灯灭的视觉听觉联动,不言“孤”而孤寂自现;
    • “数寒更思忆”:以“数更鼓”动作具象化漫长煎熬,堪比李清照“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”。
  • 世俗语汇的力量
    • “云尤雨”(化用宋玉《高唐赋》“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”)写男女欢爱,直白却不俗;
    • “低帏昵枕,轻轻细说”用口语化动作,传递耳鬓厮磨的亲密,鲜活接地气(柳永“俚词”特色)。

四、词人背景与流派:市井词人的深情自白

  • 柳永生平关联
    据《宋史·文苑传》,柳永屡试不第,浪迹市井青楼,“天涯客”是其真实写照。词中“佳人盟言”暗指与歌妓的约定,反映他对底层女性的平等共情(对比士大夫的含蓄寄托)。
  • 婉约派典型手法
    • 以私人情爱为载体,情感表达直露纵深(“万般千种,相怜相惜”);
    • 擅用生活场景细节(饮散歌阑、鸳鸯被暖)引发共鸣,区别于豪放派的宏大叙事。

五、名句教学聚焦

“恰到如今,天长漏永,无端自家疏隔”

  • 词义解析:“漏永”指更漏声长,喻时间难熬;“无端自家疏隔”自我拷问——为何主动疏远了爱人?
  • 情感密码
    “无端”暗含迷茫与悔意,“天长”“漏永”叠加强化时间维度,空间(天涯)与时间(夜永)双重压迫下,游子的自责达到顶峰。

“愿低帏昵枕,轻轻细说与”

  • 动作深意:“低帏”“昵枕”营造私密空间,“细说”呼应上片“盟言”,渴望以倾诉弥补疏离。
  • 语言风格:市井口语的鲜活感,使深情更具生活温度。

六、应用建议

  1. 写作借鉴
    • 学习“现实—回忆—现实”的时空结构设计,增强叙事张力;
    • 尝试白描环境细节(如“空阶夜雨”)替代直接抒情。
  2. 情感共鸣训练
    对比现代离别场景(如异国求学),思考“数寒更思忆”的具象化表达方式。

拓展对比阅读

  • 婉约派参照:李清照《声声慢》“梧桐更兼细雨”,同写夜雨愁绪,较柳永更含蓄;
  • 豪放派反差:苏轼《江城子》“夜来幽梦忽还乡”,梦回亡妻却无柳词的缠绵悔恨,尽显旷达。

:本文解析依据《乐章集校注》(中华书局)、《宋词鉴赏辞典》(上海辞书出版社)中对柳永市井词风的评析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一得之愚
一得之愚
yī dé zhī yú

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。

一刀切
一刀切
yī dāo qiē

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。

蹈刃不旋
蹈刃不旋
dǎo rèn bù xuán

蹈:踩;刃:刀刃;旋:回旋。面临危险而不返回。

开疆拓宇
开疆拓宇
kāi jiāng tuò yǔ

开拓疆域,扩展领土。同“开疆拓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