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单衣试酒,恨客里、光阴虚掷。
愿春暂留,春归如过翼。
一去无迹。
为问花何在,夜来风雨,葬楚宫倾国。
钗钿堕处遗香泽。
乱点桃蹊,轻翻柳陌。
多情为谁追惜。
但蜂媒蝶使,时叩窗隔。
东园岑寂。
渐蒙笼暗碧。
静绕珍丛底,成叹息。
长条故惹行客。
似牵衣待话,别情无极。
残英小、强簪巾帻。
终不似一朵,钗头颤袅,向人侧。
漂流处、莫趁潮汐。
恐断红、尚有相思字,何由见得。
正单衣试酒,恨客里、光阴虚掷。
愿春暂留,春归如过翼。
一去无迹。
为问花何在,夜来风雨,葬楚宫倾国。
钗钿堕处遗香泽。
乱点桃蹊,轻翻柳陌。
多情为谁追惜。
但蜂媒蝶使,时叩窗隔。
东园岑寂。
渐蒙笼暗碧。
静绕珍丛底,成叹息。
长条故惹行客。
似牵衣待话,别情无极。
残英小、强簪巾帻。
终不似一朵,钗头颤袅,向人侧。
漂流处、莫趁潮汐。
恐断红、尚有相思字,何由见得。
主题与情感:羁旅伤春的生命哲思
上片以“恨客里、光阴虚掷”奠定基调,宦游漂泊的词人眼见春光(“春归如过翼”)与鲜花(“葬楚宫倾国”)的消逝,触发了对生命虚无的深切焦虑。下片转入人花对话,“长条故惹行客”的蔷薇枝条化作有情生命,与“强簪巾帻”的诗人共同演绎对美的挽留。结尾化用“红叶题诗”典故(《云溪友议》载宫女借流水传情诗),将落花想象成承载相思的红笺,发出“何由见得”的终极怅惘——这是对美之易逝、情之难寄的双重悲鸣。(教学提示:可引导学生对比黛玉葬花,体会东西方对生命凋零的不同艺术表达)
词牌与结构:精密如钟表的双调设计
作为周邦彦自度曲,《六丑》之名暗含自嘲(王灼《碧鸡漫志》称“此曲犯六调皆声之美者,故曰六丑”)。全词双调结构严谨:
语言修辞:古典意象的现代性表达
词人背景:格律派宗师的沉郁词心
周邦彦身为北宋婉约派集大成者(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称“词中老杜”),此词典型体现其“沉郁顿挫”风格:
经典词句新解
“愿春暂留,春归如过翼”
“暂留”是卑微祈求,“如过翼”(像飞鸟掠过)却将希望彻底击碎。两个短句构成情感过山车,比李煜“流水落花春去也”更显急促绝望。
“漂流处、莫趁潮汐”
表面叮嘱落花莫随潮水漂走,实则是词人对挽留青春、保存情愫的无力呐喊。潮汐的永恒律动反衬出人类抗争的渺小。
教学应用建议
词史定位:此词开创“以物为人”的抒情范式,直接启发姜夔《暗香》《疏影》等咏物杰作。周邦彦以工程师般的精密思维重组意象,将宋词的哲思深度推向新境——花瓣飘零处,升起不朽词魂。
白丁:没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辈。
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。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。
切:切合;中:恰好对上;弊:害处。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。
巧妙的言辞,锋利的口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