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头鸭・多丽

《绿头鸭・多丽》

作者:宋• 贺铸

玉人家,画楼珠箔临津。

托微风、彩箫流怨,断肠马上曾闻。

燕堂开、艳妆丛里,调琴思、认歌颦。

麝蜡烟浓,玉莲漏短,更衣不待酒初醺。

绣屏掩、枕鸳相就,香气渐暾暾。

回廊影,疏钟淡月,几许销魂。

翠钗分、银笺封泪,舞鞋从此生尘。

住兰舟、载将离恨,转南浦、背西曛。

记取明年,蔷薇谢后,佳期应未误行云。

凤城远,楚梅香嫩,先寄一枝春。

青门外,祗凭芳草,寻访郎君。

鉴赏

贺铸《绿头鸭・多丽》解析:婉约词中的时空恋曲


一、主题与情感

核心主题闺怨离愁与时空之约
上片追忆昔日欢会之缠绵(“绣屏掩、枕鸳相就”),下片抒写离别后的相思与期盼(“翠钗分、银笺封泪”)。全词以“今—昔—未来”的时间线串联,情感层层递进:

  • 艳情之炽:上片“麝蜡烟浓,玉莲漏短”以香烛、更漏暗示春宵苦短;
  • 离别之痛:下片“舞鞋从此生尘”以物喻人,舞鞋蒙尘喻欢情断绝;
  • 期盼之切:结句“先寄一枝春”借梅花寄情,暗含《荆州记》陆凯折梅赠友典故,化友情为爱情。

    教学提示:可引导学生对比“欢聚—分离—期盼”的情感跌宕,体会婉约词“哀而不伤”的抒情尺度。


二、词牌与结构特色

  1. 词牌渊源
    《绿头鸭》别名《多丽》,双调长调(139字),上下片各六仄韵(本词押“津、闻、颦、醺、暾、魂/尘、曛、云、春、君”)。据《钦定词谱》,此调始自北宋晁端礼,多用于铺叙艳情。
  2. 结构设计
    • 上片:以“玉人家”开篇,铺陈画楼、燕堂、琴歌的香艳场景;
    • 过片转折:“翠钗分”三字陡转,从欢会切入离恨,“银笺封泪”呼应上片“彩箫流怨”;
    • 下片:虚写未来之约(“记取明年,蔷薇谢后”),结于“寻访郎君”的痴守,形成时空闭环。

      教学提示:重点分析“过片”功能——下片首句如文章转折点,承前启后。


三、语言与修辞艺术

  1. 意象密织,声色交融
    • 视觉:“珠箔”(珠帘)、“疏钟淡月”构建华美清冷的空间;
    • 听觉:“彩箫流怨”、“调琴思”以乐声暗传心曲;
    • 嗅觉:“香气渐暾暾”渲染情欲氛围。
  2. 动词精妙
    • 载将离恨”:化虚为实,继承苏轼“只载一船离恨”的奇想;
    • 封泪”:泪水封存信笺,将无形哀思具象化。
  3. 用典自然
    • 行云”:暗用宋玉《高唐赋》“朝云暮雨”,喻男女欢会;
    • 一枝春”:借南朝陆凯“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”诗意,含蓄表意。

四、词人背景与流派风格

  • 贺铸其人:出身贵族(宋太祖贺皇后族孙),却沉沦下僚,词风兼具婉约与豪放。此词属其“深婉密丽”之作,受花间词影响。
  • 流派特征
    典型婉约派技法——
    • 以闺阁视角叙事(“玉人家”)
    • 语言绮丽(“麝蜡烟浓,玉莲漏短”)
    • 情感含蓄(“先寄一枝春”以物达意)

      知人论世:贺铸一生辗转州县,词中“载将离恨”或隐喻仕途漂泊之憾(参考《宋史·文苑传》)。


五、教学应用建议

  1. 写作借鉴
    • 学习“时空跳跃”结构(昔—今—未来),提升叙事层次感;
    • 模仿“以物传情”(如“舞鞋生尘”喻人事变迁)。
  2. 语言品味训练
    • 圈出动词(“载、封、寄、寻访”),分析动作背后的情感张力;
    • 对比李清照“武陵春·风住尘香花已尽”中“物是人非”的类似表达。
  3. 跨媒介创作
    • 为上片“艳妆丛里,调琴思”绘制工笔场景;
    • 为下片“蔷薇谢后”设计镜头脚本(由繁花转凋零喻时光流逝)。

典源标注

  • “一枝春”典出《荆州记》(唐代类书《初学记》引);
  • “行云”典出宋玉《高唐赋》(《昭明文选》卷十九);
  • 词谱规则参考《钦定词谱》清王奕清编。

此词如一卷工笔重彩的仕女图,在珠帘烛影间勾勒出爱情的华美与苍凉。贺铸以时空为经纬,织就婉约词中最缠绵的约定——纵使“疏钟淡月”销魂,仍守候下一季蔷薇花期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绝妙好辞
绝妙好辞
jué miào hǎo cí

辞:同“词”,文辞。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。

遣兵调将
遣兵调将
qiǎn bīng diào jiàng

犹调兵遣将。亦作“遣将调兵”、“遣将征兵”。

人存政举
人存政举
rén cún zhèng jǔ

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,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。

纡尊降贵
纡尊降贵
yū zūn jiàng guì

纡:屈抑。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