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芜墙绕青苔院。
中庭日淡芭蕉卷。
蝴蝶上阶飞。
烘帘自在垂。
玉钩双语燕。
宝甃杨花转。
几处簸钱声。
绿窗春睡轻。
绿芜墙绕青苔院。
中庭日淡芭蕉卷。
蝴蝶上阶飞。
烘帘自在垂。
玉钩双语燕。
宝甃杨花转。
几处簸钱声。
绿窗春睡轻。
一、主题与情感:闲适中的微澜
这首词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庭院的慵懒景致,核心主题是富贵闲愁。上片“绿芜墙绕青苔院,中庭日淡芭蕉卷”勾勒出幽静庭院,芭蕉叶卷暗示午后人倦;“蝴蝶上阶飞,烘帘自在垂”以蝶飞帘垂的动静对比,强化了时光凝滞之感。下片“玉钩双语燕,宝甃杨花转”忽闻燕语、见杨花飞舞,打破静谧;“几处簸钱声”的嬉戏声传来,终使“绿窗春睡轻”的闲人似醒非醒。
情感教育点:引导学生体会宋代贵族生活情调,感受词人捕捉瞬间光影与声响的敏锐(审美启蒙),理解“闲愁”背后对生命律动的觉察(生命教育)。
二、词牌与结构:经典双调布局
《菩萨蛮》为双调小令(据《教坊记》),上下片各两仄韵转两平韵。本词严守格律:
三、语言与修辞:通感化静为动
四、词人背景:承平时代的闲笔
陈克(1081-1137)身处北宋末承平时期(据《宋史》),其词多咏闺情闲趣,属婉约派支脉。此词未染南渡后悲音,纯粹捕捉春日庭院的物理光影与心理涟漪,体现宋代文人精致的生活美学。词中“绿芜”“宝甃”“玉钩”等意象,恰是士大夫优雅生活的真实切片。
经典词句解析
宋词应用建议
教学点睛:此词如一幅宋代工笔小品,可引导学生对比西方静物画(如维米尔《倒牛奶的女仆》),体会东方艺术“以声衬静”(簸钱声)、"以动写静"(杨花转)的独特意境营造。
陈克此词证明了婉约派未必尽诉哀愁——春日里一片芭蕉的舒展,几声燕语的跃动,足以编织成玲珑剔透的艺术宇宙,让人在千年后的绿窗下,依然能触摸到那个阳光淡薄的午后。
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虐老:虐待老人。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,有如野兽。
指人感到舒适,有清新爽朗的感觉。同“沁人心脾”。
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