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笺小字。
说尽平生意。
鸿雁在云鱼在水。
惆怅此情难寄。
斜阳独倚西楼。
遥山恰对帘钩。
人面不知何处,绿波依旧东流。
红笺小字。
说尽平生意。
鸿雁在云鱼在水。
惆怅此情难寄。
斜阳独倚西楼。
遥山恰对帘钩。
人面不知何处,绿波依旧东流。
上片聚焦书信传情之难:“红笺小字。说尽平生意”——精美信纸写满深情,却面临“鸿雁在云鱼在水”的困境。古人以“鸿雁传书”“鱼传尺素”象征传递书信,而晏殊却说鸿雁高飞、鱼潜深水(化用《古诗》“遗我双鲤鱼”典故),直言“惆怅此情难寄”,道出相思无着落的核心痛苦(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)。
下片转向空间阻隔之恨:“斜阳独倚西楼”勾勒孤独剪影,“遥山恰对帘钩”更强化视线阻隔——重重远山正对窗口,宛如无情屏障。结尾“人面不知何处”暗用崔护“人面桃花”典故(《本事诗》),点明所思之人踪迹难觅,唯见“绿波依旧东流”,以永恒的流水反衬人事变迁,惆怅中透出深沉哲思。
情感教育点:
《清平乐》为双调小令,上片四仄韵,下片三平韵,形成声情转折。本词结构极具匠心:
晏殊作为北宋婉约派代表,词风“温润秀洁”(王灼《碧鸡漫志》),多写闲雅愁思。此词虽属相思题材,但“绿波依旧东流”的慨叹,暗含其历经宦海沉浮后对人生无常的体悟(参考《宋史·晏殊传》)。相较于柳永的直露、李清照的凄切,晏殊词在惆怅中始终保持理性节制,体现士大夫的含蓄品格。
教学提示:可对比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“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”,体会晏殊化典时“以流水代桃花”的创新——江水东流比桃花笑春更显苍茫,契合士大夫词的气质升华。
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同“面红耳赤”。
犹言涂脂抹粉。
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