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光摇缥瓦。
望晴檐多风,柳花如洒。
锦瑟横床,想泪痕尘影,凤弦常下。
倦出犀帷,频梦见、王孙骄马。
讳道相思,偷理绡裙,自惊腰衩。
惆怅南楼遥夜。
记翠箔张灯,枕肩歌罢。
又入铜驼,遍旧家门巷,首询声价。
可惜东风,将恨与、闲花俱谢。
记取崔徽模样,归来暗写。
烟光摇缥瓦。
望晴檐多风,柳花如洒。
锦瑟横床,想泪痕尘影,凤弦常下。
倦出犀帷,频梦见、王孙骄马。
讳道相思,偷理绡裙,自惊腰衩。
惆怅南楼遥夜。
记翠箔张灯,枕肩歌罢。
又入铜驼,遍旧家门巷,首询声价。
可惜东风,将恨与、闲花俱谢。
记取崔徽模样,归来暗写。
以下是对史达祖《三姝媚》的解析,结合教学需求分层展开:
核心主题:生死离别的刻骨相思
上片“闺阁悬想”(虚写女子情态)
“锦瑟横床,想泪痕尘影,凤弦常下” —— 以“横床锦瑟”暗示乐器闲置,喻女子无心歌舞;“泪痕尘影”白描独处悲戚,未弹琴弦已垂落(“凤弦常下”),层层递进刻画出被思念掏空身心的状态。
“讳道相思,偷理绡裙,自惊腰衩” —— “讳道”“偷理”的细腻动作,展现她强抑相思却因裙宽腰瘦暴露消瘦的复杂心理,羞怯中透出深情。
下片“寻访悼亡”(实写词人行动)
“又入铜驼,遍旧家门巷,首询声价” —— “遍询声价”原是打探歌妓近况的委婉说法,此处暗示急切追寻恋人消息。
“可惜东风,将恨与、闲花俱谢” —— 东风无情摧花,隐喻伊人香消玉殒,将“恨”与“花谢”并置,凸显生命逝去的无力感。
情感教育切入点:生死观教育(珍惜当下)、情感表达的含蓄与真挚(德育)
《三姝媚》词牌特点(据《钦定词谱》)
结构设计
词句 | 修辞手法 | 鉴赏要点 |
---|---|---|
柳花如洒 | 比喻+通感 | “洒”字将柳絮纷飞比作雨洒,视觉动态化,奠定飘零哀感基调。 |
倦出犀帷 | 动作细节 | “倦”字凝练传递身心俱疲,帷帐“犀”质华贵反衬人物枯寂。 |
讳道相思,自惊腰衩 | 矛盾心理白描 | 嘴上避谈相思,身体却因消瘦惊觉裙宽,比直抒更显哀婉(类似李清照“日晚倦梳头”手法)。 |
记取崔徽模样 | 用典(《丽情集》) | 借唐代歌妓崔徽临终留像典故,暗示恋人已逝,只能凭记忆画像,含蓄升华悼亡主题。 |
注:词牌典故引自《碧鸡漫志》,崔徽事见《丽情集》,生平参考《宋史》。
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同“面红耳赤”。
犹言涂脂抹粉。
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