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查子

《生查子》

作者:宋• 王观

关山魂梦长,塞雁音书少。

两鬓可怜青,一夜相思老。

归傍碧纱窗,说与人人道。

真个别离难,不似相逢好。

鉴赏

王观《生查子》鉴赏:至情言语皆成诗


一、主题与情感:刻骨相思的时空穿透力

上片以征人视角起笔:“关山魂梦长”道出路途遥远、归梦难成,“塞雁音书少”暗用苏武雁足传书典(《汉书·苏武传》),加倍渲染音讯断绝的焦灼。最撼人心魄处在于时间对生命的碾压——“两鬓可怜青,一夜相思老”:乌黑鬓发本应焕发青春,却在一夜相思中骤然衰老。这种夸张修辞撕开了情感真相:相思是缓慢的凌迟,离别是瞬间的沧桑
下片转入虚写梦境:“归傍碧纱窗,说与人人道”,碧纱窗点明闺房场景,“人人”是宋时亲昵称谓(《诗词曲语辞汇释》),梦中絮语愈显现实孤寂。结尾直白如话:“真个别离难,不似相逢好”——看似浅显的大白话,恰似一声穿越千年的叹息,道尽人类共通的情感困境

教学切入点:引导学生体悟“一夜老”的夸张艺术(德育:珍惜相聚),对比现代通讯发达下“家书抵万金”的情感重量(生命教育)。


二、词牌与结构:双片对照的叙事张力

《生查子》作为唐代教坊旧曲(《唐声诗》),双调四十字,上下片各两仄韵。本词结构精妙:

  • 上片写实:以“关山”“塞雁”构建荒凉空间,用“鬓青”变“鬓老”凝固时间,句句如刀刻相思血泪;
  • 下片虚拟:借“碧纱窗”“说与”勾勒温馨归梦,“真个”二句突然打破梦境,形成现实与理想的剧烈碰撞
    过片处“归傍”二字如镜头切换,从塞外朔风忽转江南闺阁,时空跳跃强化了悲剧反差。

三、语言艺术:白描中的惊雷

  • 凝练动词刺穿情感:“长”(魂梦)、“少”(音书)、“老”(鬓发)三字贯穿上片,量变积累终成质变;
  • 日常口语撼人心魄:结尾“真个”“不似”纯用白话,恰似哽咽不能成声后的破口而叹,质朴言语反显深情至性
  • 色彩暗示生命流逝:“青”鬓与无形之“老”的对比,比直接写白发更具视觉冲击力。

四、词人背景:被遗忘的北宋才情

王观为北宋嘉祐二年进士(《宋史·艺文志》),苏轼称其词“高古,如清风徐来”(《仇池笔记》)。他因进献《清平乐》触怒太后罢官,此后词风更趋真率。这首词以征妇口吻发声,却跳脱了当时闺怨词的脂粉气,用平民视角写出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撕裂,在北宋边塞词中独具人文温度。


五、应用建议

  1. 写作仿练:模仿“一夜相思老”的夸张手法,描写现代生活中的等待心境(如“一盏路灯明,三夜考期老”);
  2. 跨媒介创作:用分镜脚本呈现上片“关山-塞雁-霜鬓”与下片“碧窗-诉说-叹息”的画面对比;
  3. 情感思辨:讨论“不似相逢好”的朴素哲理——为何最简单的真理总在痛彻后才被承认?

王观此词如一枚琥珀,封存了人类最原始的离别之痛。当课堂读到“真个别离难”的喟叹时,不妨问问学生:你们心中是否也有一个想说“不似相逢好”的人?这跨越千年的共鸣,正是宋词不朽的生命力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勿谓言之不预也
勿谓言之不预也
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

勿谓:不要说;预:预先。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。指把话说在前面。

杀鸡哧猴
杀鸡哧猴
shā jī chī hóu

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。同“杀鸡骇猴”。

心焦如火
心焦如火
xīn jiāo rú huǒ

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。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,亦作“心焦如焚”。

吕安题凤
吕安题凤
lǚ ān tí fèng

比喻造访不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