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双燕

《双双燕》

过春社了,度帘幕中间,去年尘冷。

差池欲住,试入旧巢相并。

还相雕梁藻井。

又软语、商量不定。

飘然快拂花梢,翠尾分开红影。

芳径。

芹泥雨润。

爱贴地争飞,竞夸轻俊。

红楼归晚,看足柳昏花暝。

应自栖香正稳。

便忘了、天涯芳信。

愁损翠黛双蛾,日日画阑独凭。

鉴赏

《双双燕》鉴赏:双燕戏春图背后的闺怨密码

一、双燕戏春的灵动画卷(上片)
开篇点明时节:“过春社了”(春社: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),燕子穿过“帘幕中间”,却发现“去年尘冷”的旧巢。词人以拟人笔法描绘双燕:“差池欲住”(参差羽翼犹豫徘徊)、“试入旧巢相并”的试探,“软语商量不定”的亲昵絮语,赋予燕子人性化的情感。随后镜头转向室外:“飘然快拂花梢,翠尾分开红影”——翠尾如剪裁开繁花影,动态的白描(技能3)勾勒出燕舞春光的轻盈俊逸。


二、红楼独凭的寂寞人(下片)
下片转入“芳径”,春雨润湿芹泥(燕子筑巢的泥),双燕“贴地争飞,竞夸轻俊”,将欢快推向高潮。“红楼归晚,看足柳昏花暝”暗含视角转换:闺中人凝视燕子直至暮色四合。结尾陡转:“应自栖香正稳,便忘了、天涯芳信”!燕子酣眠中忘却传递远方书信,徒留“愁损翠黛双蛾”的女子“日日画阑独凭”(技能1)。双燕的甜蜜反衬人孤寂,《白雨斋词话》评此手法:“怨而不怒,深得风人之旨”。


三、结构精工与修辞密码

  1. 双调对比结构:上片写燕,下片由燕及人,过片“芳径”承接燕飞场景,“红楼”句悄然转向人情(技能2)。
  2. 拟人新境界:“软语商量”将燕子比作新婚夫妇,宋代张炎《词源》赞其“形容尽矣”;“忘芳信”更是以燕喻人,暗责游子负约。
  3. 色彩通感:“翠尾”“红影”撞色明艳,“柳昏花暝”则以暮色吞噬鲜丽,隐喻欢愉消散(技能3)。

四、史达祖与南宋咏物词风
史达祖属姜夔“清雅词派”,此词完美体现该派特色:

  • 咏物不滞于物:表层描摹燕态精细入微(“贴地争飞”的姿势刻画),深层寄托闺怨;
  • 语言精工雅丽:无典故堆砌,纯以白描与修辞构建意境(技能4);
  • 情感含蓄深婉:末句“日日独凭”与开篇“帘幕”呼应,暗示女子经年守望的孤寂。

教学启示:引导学生对比燕子双飞之乐与佳人独凭之悲(德育切入点),赏析“分开红影”的动态炼字及结尾转折的留白艺术(审美启蒙)。可拓展对比晏几道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,体会不同时代的燕意象运用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面红颈赤
面红颈赤
miàn hóng jǐng chì

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同“面红耳赤”。

擦脂抹粉
擦脂抹粉
cā zhī mǒ fěn

犹言涂脂抹粉。

樗栎庸材
樗栎庸材
chū lì yōng cái

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
七贞九烈
七贞九烈
qī zhēn jiǔ liè

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