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天晓角

《霜天晓角》

晚晴风歇。

一夜春折威。

脉脉花疏天淡,云来去、数枝雪。

胜绝。

愁亦绝。

此情谁共说。

惟有两行低雁,知人倚、画楼月。

鉴赏

范成大《霜天晓角》鉴赏:胜景孤愁的无声告白

一、意象构建:清冷画境中的生命寂寥
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出早春薄暮的绝美画卷:“晚晴风歇”点明雨后初霁的静谧时刻,“一夜春折威”暗喻寒威骤减后万物复苏的微妙转折(“折威”指寒气收敛,见《范石湖集笺注》)。最具神韵的是“脉脉花疏天淡,云来去、数枝雪”——疏朗的梅枝在淡远天幕下静默绽放,流云如轻纱拂过,将梅花幻化成枝头积雪。“脉脉”赋予梅花含情凝视的灵性,“数枝雪”则以通感手法将视觉之白与触觉之寒交融,凸显高洁孤寂之美。

二、情感脉络:双绝之境中的孤独深渊
下片陡转抒情:“胜绝。愁亦绝”构成惊心对比,两个“绝”字如重锤击响(叠字强化情感)。美景越极致,愈反衬出词人“此情谁共说”的彻骨孤独。结句将无形愁绪具象化:“惟有两行低雁,知人倚、画楼月”——低飞的大雁掠过月光笼罩的画楼,成为唯一见证倚栏人孤影的存在。“低雁”的渺小动态与“画楼月”的永恒清冷形成空间张力,人雁同构的画面中,雁尚成行,人却孑然,愁思至此达到顶峰。

三、结构艺术:过片转折与意象隐喻

  1. 词牌特色
    《霜天晓角》属小令,双调四十三字,范成大此作严守仄韵格律(歇、威、雪、绝、说、月押入声屑韵),短促的韵脚如叹息般贴合愁绪。
  2. 过片设计
    “胜绝”二字承上启下:既总结上片梅云胜景,又引发下片“愁亦绝”的抒情,实现从物境到心境的自然跃迁。
  3. 隐喻系统
    梅花象征孤高士人,低雁暗喻飘零身世(雁足传书典出《汉书·苏武传》),画楼月则暗示望月怀远的传统意象,三者共同构建出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困境。

四、词人背景与历史回响
范成大作为南宋中兴诗人,曾冒死出使金国(见《宋史·范成大传》),其词常有家国之思。此词写于退居石湖期间,表面咏梅抒愁,实则寄寓着志士失路的苍凉。“愁亦绝”中的双重绝望,既是对知音难觅的慨叹,亦暗含对偏安时局的隐忧,与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“零落成泥碾作尘”的孤愤遥相共鸣。

教学启示

  1. 情感教育:引导学生体会“以乐景写哀”的反衬手法(美景衬愁情),理解孤独感的文学表达
  2. 审美实践:通过临摹“云来去、数枝雪”的意象组合,训练学生用简练语言构建画面
  3. 思辨延伸:结合李清照“雁过也,正伤心”(《声声慢》),探讨雁意象在宋词中的情感负载

此词如一卷淡墨册页,在云梅雁月的写意铺陈中,将文人永恒的孤独刻进月光。范成大以词笔为刃,剖开了绚丽表象下那颗跳动着的、无人共说的赤子之心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二童一马
二童一马
èr tóng yī mǎ

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
虐老兽心
虐老兽心
nüè lǎo shòu xīn

虐老:虐待老人。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,有如野兽。

沁人心腑
沁人心腑
qìn rén xīn fǔ

指人感到舒适,有清新爽朗的感觉。同“沁人心脾”。

三好两歉
三好两歉
sān hǎo liǎng qiàn

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