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似游丝,人如飞絮。
泪珠阁定空相觑。
一溪烟柳万丝垂,无因系得兰舟住。
雁过斜阳,草迷烟渚。
如今已是愁无数。
明朝且做莫思量,如何过得今宵去。
情似游丝,人如飞絮。
泪珠阁定空相觑。
一溪烟柳万丝垂,无因系得兰舟住。
雁过斜阳,草迷烟渚。
如今已是愁无数。
明朝且做莫思量,如何过得今宵去。
核心主题:离别之痛与时间煎熬
上片瞬间凝固的离别
“泪珠阁定空相觑”:“阁定”二字使泪珠悬停,目光凝滞,将分离时刻冻结成永恒雕塑。一个“空”字点出相顾无言的绝望(德育切入点:珍视相聚时刻)。
“无因系得兰舟住”:万条柳丝本为挽留意象,却无法拴住行舟。自然物象的丰饶反衬人力渺小(修辞对比手法教学范例)。
下片时空延伸的愁绪
“雁过斜阳,草迷烟渚”:孤雁掠日,暮霭吞没沙洲,空间苍茫感暗示愁绪弥漫天地。
“如今已是愁无数”:从“一溪烟柳”的具象愁转为抽象量词“无数”,情感完成几何级膨胀。
结尾时间悖论
“明朝且做莫思量,如何过得今宵去”:回避明日却难熬今宵,揭示人类面对痛苦的典型困境——时间感知的扭曲性(哲理教育点:焦虑情绪的本质)。
《踏莎行》词牌特色(据《钦定词谱》):
意象 | 符号意义 | 情感投射 |
---|---|---|
游丝 | 脆弱情感纽带 | 随时断裂的惶恐 |
飞絮 | 漂泊命运 | 身不由己的宿命感 |
斜阳雁 | 孤独远行 | 空间隔绝的苍凉 |
周紫芝(1082-1155)作为南渡词人(据《宋史·文苑传》),亲历靖康之变后的漂泊:
经典对照延伸:
柳永《雨霖铃》“今宵酒醒何处” → 醉忘现实
李清照《声声慢》“守着窗儿独自” → 清醒煎熬
周紫芝此词恰在二者间撕扯出“忘不得又熬不住”的现代性困境。
此词将离别刹那延展为永恒的时空牢笼,在婉约词的柔美外壳下涌动存在主义哲思。教学中宜紧扣“今宵明朝”的时间悖论,引导学生在古典语境中找到应对现代焦虑的精神资源。
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虐老:虐待老人。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,有如野兽。
指人感到舒适,有清新爽朗的感觉。同“沁人心脾”。
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