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峤蟠烟,层涛蜕月,骊宫夜采铅水。
讯远槎风,梦深薇露,化作断魂心字。
红瓷候火,还乍识、冰环玉指。
一缕萦帘翠影,依稀海天云气。
几回娇半醉。
翦春灯、夜寒花碎。
更好故溪飞雪,小窗深闭。
荀令如今顿老,总忘却、樽前旧风味。
谩惜馀熏,空篝素被。
孤峤蟠烟,层涛蜕月,骊宫夜采铅水。
讯远槎风,梦深薇露,化作断魂心字。
红瓷候火,还乍识、冰环玉指。
一缕萦帘翠影,依稀海天云气。
几回娇半醉。
翦春灯、夜寒花碎。
更好故溪飞雪,小窗深闭。
荀令如今顿老,总忘却、樽前旧风味。
谩惜馀熏,空篝素被。
《天香》本为北宋咏沉香词牌,王沂孙借其特质,以龙涎香为线索展开双重叙事。全词分上下两片:
此词明写龙涎香,暗藏南宋遗民之悲:
采香即亡国隐喻
"骊宫夜采铅水":传说龙涎为骊龙唾液,"铅水"既形容香液银灰光泽,更暗指亡国泪(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有"忆君清泪如铅水")。
"讯远槎风"三句:以香料需经海路运输、调和蔷薇露,隐喻故国山河破碎的"断魂"之痛。
焚香场景的今昔对照
往昔温馨:"娇半醉"剪灯花,"小窗深闭"赏飞雪焚香,雅致生活如在目前。
今日沧桑:"荀令顿老"化用《襄阳记》荀彧爱香典故,自比垂暮失志,"忘却樽前风味"直指南宋风雅永逝。
王沂孙亲历南宋覆灭(1279年崖山之变),其词多借咏物抒遗民之恨(见《花外集》)。此词创作于元初:
此词如一枚时光胶囊,封存着龙涎香的氤氲与一个文明的余烬。当王沂孙写下"谩惜馀熏"时,他抚摸的不仅是冷却的熏笼,更是永远无法复燃的故国温度。
斤斤:形容明察,引伸为琐碎细小。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。
社会的风气,人们的思想。
归:返回。回去吧。指归隐乡里。
血管膨胀,青脉突起。张,通“胀”。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