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幄鸳鸯柱。
红情密,腻云低护秦树。
芳根兼倚,花梢钿合,锦屏人妒。
东风睡足交枝,正梦花、瑶钗燕股。
障滟蜡、满照欢丛,嫠蟾冷落羞度。
人间万感幽单,华清惯浴,春盎风露。
连鬟并暖,同心共结,向承恩处。
凭谁为歌长恨,暗殿锁、秋灯夜语。
叙旧期、不负春盟,红朝翠暮。
绣幄鸳鸯柱。
红情密,腻云低护秦树。
芳根兼倚,花梢钿合,锦屏人妒。
东风睡足交枝,正梦花、瑶钗燕股。
障滟蜡、满照欢丛,嫠蟾冷落羞度。
人间万感幽单,华清惯浴,春盎风露。
连鬟并暖,同心共结,向承恩处。
凭谁为歌长恨,暗殿锁、秋灯夜语。
叙旧期、不负春盟,红朝翠暮。
一、主题与情感:盛世遗梦下的永恒孤独
全词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悲剧为内核,通过海棠意象(秦树代指海棠)构建双重时空:上片极写海棠盛放之美,暗喻李杨爱情的热烈;下片转写“华清惯浴”等历史片段,最终落在“暗殿锁秋灯”的凄凉现实。核心情感并非单纯的爱情悲歌,而是借帝妃情缘破灭,抒发对人间所有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宇宙性悲悯。“人间万感幽单”一句,将个人情思升华为对人类永恒孤独的哲学观照,极具德育价值。
二、词牌与结构:双片对比中的盛衰之变
《宴清都》为双调长词,吴文英匠心布局:
三、语言与修辞:密丽典象中的情感张力
四、流派与词人:梦幻词笔下的历史沉思
吴文英作为南宋婉约派巨匠,其词素有“时空交错,典丽深曲”特点(参考《宋词通论》)。此词创作于宋室偏安之际,借古讽今之意隐现:
五、教学应用建议
名句点睛
“嫠蟾冷落羞度”:孤月(嫠蟾)因见不得人间欢爱而躲藏,以天体之孤写人心之寂,较李清照“冷冷清清”更具宇宙苍茫感。
“凭谁为歌长恨”:直叩千年心魂。从白居易到吴文英,《长恨歌》已成华夏悲剧美学的精神符号。
这首密丽如七宝楼台的词作,需拨开典故云雾,方见其核心——所有繁华终成虚空,唯有人类面对盛衰的无力感永恒真实。吴文英以词笔凿开历史岩层,让我们听见了时间深处的叹息。
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同“面红耳赤”。
犹言涂脂抹粉。
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
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