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清都

《宴清都》

春讯飞琼管。

风日薄、度墙啼鸟声乱。

江城次第,笙歌翠合,绮罗香暖。

溶溶涧渌冰泮。

醉梦里、年华暗换。

料黛眉重锁隋堤,芳心还动梁苑。

新来雁阔云音,鸾分槛影,无计重见。

啼春细雨,笼愁澹月,恁时庭院。

离肠未语先断。

算犹有、凭高望眼。

更那堪、芳草连天,飞梅弄晚。

鉴赏

卢祖皋《宴清都》鉴赏:春色如潮离恨深

一、春景铺陈暗藏玄机(主题与情感)
上片以精巧意象勾勒初春图景:“春讯飞琼管”用玉笛报春的典故点明时节,“溶溶涧渌冰泮”以涧水解冻暗喻时光流逝。最妙在繁华中的警醒——江城“笙歌翠合,绮罗香暖”的喧闹里,陡然插入“醉梦里、年华暗换”的慨叹,明媚春色瞬间蒙上人生易老的阴翳。结尾“料黛眉重锁隋堤”借隋堤柳色拟人,将春愁与离思交织,开启下片抒情。

二、时空双线构筑离恨(结构特色)
《宴清都》双调结构层次分明:

  • 上片写景蓄势:从笛声、鸟鸣到江城全景,由听觉拓展至视觉,层层铺展春之生机,却在片尾以“年华暗换”急转,埋下愁绪伏笔。
  • 下片抒情迸发:“鸾分槛影”化用《异苑》中鸾鸟分镜典故(典出《太平御览》),喻爱人分离;“啼春细雨,笼愁澹月”叠字对仗,雨丝如泪、月色含愁,庭院景象皆著离情。结句“芳草连天,飞梅弄晚”更以无垠春草、飘零梅花将思念推向天地尽头。

三、婉约词派的修辞典范(语言艺术)

  1. 白描点染:“风日薄、度墙啼鸟声乱”寥寥十字,薄阳穿云、群鸟越墙的动态宛在眼前,“乱”字暗透心绪纷繁。
  2. 典故新用:“鸾分槛影”避直白说离别,借神鸟见影悲鸣的传说,含蓄道出相思无计(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评其“典丽而深婉”)。
  3. 意象叠加:细雨、澹月、芳草、飞梅等意象经“笼愁”“连天”“弄晚”的情感灌注,自然物象悉数化为愁思载体,堪称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的范本。

四、词人背景与南宋语境(知人论世)
卢祖皋作为南宋“格律派”词人(承周邦彦衣钵),此词深具时代烙印:

  • 表面写男女离思,但“年华暗换”“无计重见”等语,在宋金对峙的南宋中期,极易引发家国飘零之联想(参考《宋史·宁宗本纪》对嘉定年间战事的记载)。
  • 其词风“清丽绵密”(《词林纪事》卷十),善以精工语言包裹深沉情感,较柳永的直露更显雅致,较李清照的凄切又多几分蕴藉。

教学点睛

  • 情感教育:对比“笙歌翠合”与“离肠先断”,引导学生体会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。
  • 写作启示:解析“啼春细雨,笼愁澹月”的意象组合,示范如何将抽象愁绪具象化。
  • 延伸思考:结合南宋历史,探讨“醉梦里、年华暗换”是否可能暗含对偏安时局的忧虑。

此词如一卷工笔春愁图:上片以金粉铺陈江城暖色,下片却以淡墨晕染离人孤影。卢祖皋手握时光的刻刀,在莺啼梅落间,镂刻出永恒的人世怅惘——春色愈是盛大,思念愈显荒凉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含仁怀义
含仁怀义
hán rén huái yì

指有仁义之德。

天地剖判
天地剖判
tiān dì pōu pàn

犹言开天辟地。比喻空前的,自古以来没有过的。

坐观成败
坐观成败
zuò guān chéng bài

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。

上雨旁风
上雨旁风
shàng yǔ páng fēng

形容家里贫穷,房屋破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