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高怀远几时穷。
无物似情浓。
离愁正引千丝乱,更东陌、飞絮。
嘶骑渐遥,征尘不断,何处认郎踪。
双鸳池沼水溶溶。
南北小桡通。
梯横画阁黄昏后,又还是、斜月帘栊。
沈恨细思,不如桃杏,犹解嫁东风。
伤高怀远几时穷。
无物似情浓。
离愁正引千丝乱,更东陌、飞絮。
嘶骑渐遥,征尘不断,何处认郎踪。
双鸳池沼水溶溶。
南北小桡通。
梯横画阁黄昏后,又还是、斜月帘栊。
沈恨细思,不如桃杏,犹解嫁东风。
这首闺怨词以细腻笔触勾勒思妇的孤寂心绪,末句“不如桃杏”的奇崛比喻,更使其成为宋词名篇。以下从情感脉络、结构艺术与修辞妙处展开解析:
此词为双调七十八字体,上下片结构精巧:
✓ 词牌特色:《一丛花令》调式舒缓,韵脚绵密(如“穷、浓、濛、踪”平声一韵到底),如泣如诉,贴合怨情题材。
张先(990-1078)以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等“三影”名句著称,善捕捉微妙意境。此词延续其婉约风格,但末句的锐利批判,折射出北宋市民阶层对个人情感的珍视(教学提示:对比李清照“绿肥红瘦”的生命意识)。
此词可视为闺怨题材的突破之作:它将女子从被动等待的刻板形象中解放,赋予其对命运的抗争意识。末句如石破天惊,至今读来仍觉凛凛生寒。
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、切实、可靠。
犹好高骛远。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。
嗷嗷:哀号声。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。
眼泪往肚里流。形容有苦说不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