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楼春

《玉楼春》

池塘水绿春微暖。

记得玉真初见面。

从头歌韵响铮𫓩,入破舞腰红乱旋。

玉钩帘下香阶畔。

醉后不知红日晚。

当时共我赏花人,点检如今无一半。

鉴赏

欧阳修《玉楼春》:华筵易散,流光无痕

一、主题与情感深度解析
此词以人生聚散无常为核心主题,以春宴歌舞为引,聚焦生命流逝的苍凉感。上片铺陈“池塘水绿春微暖”的生机与“舞腰红乱旋”的欢宴,下片陡转至“醉后不知红日晚”的暮色,最终收束于“点检如今无一半”的惊心之叹。

情感层次

  • 乐景衬哀情:玉真歌舞的热烈(“歌韵响铮𫓩”“舞腰红乱旋”)反衬出友人离散的孤寂
  • 时间之殇:“红日晚”暗喻人生迟暮,“无一半”直言故人凋零,悲怆如寒泉浸骨

    教学切入点:

    • 德育:引导学生珍视当下情谊(“当时共我赏花人”的温暖回忆)
    • 生命教育:通过“无一半”感悟生命有限性,培养豁达生死观

二、词牌与结构特色
《玉楼春》为双调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三仄韵,过片换韵形成情感转折(注:此词上下片“暖/面/旋”“畔/晚/半”均押仄韵,韵脚紧密强化沉郁感)。

结构设计

  • 上片忆欢宴:春景→初见→歌舞,以视觉(红乱旋)、听觉(响铮𫓩)渲染繁华
  • 过片承转折:“玉钩帘下”延续场景,“醉后”悄然引入时间流逝
  • 下片抒悲慨:从“红日晚”到“无一半”,情感如坠冰窟

三、语言与修辞艺术

  1. 意象碰撞

    • 暖色意象:“水绿”“红旋”象征生命炽热
    • 冷色隐喻:“红日晚”暗指生命迟暮,形成触目惊心的色彩对冲
  2. 细节白描

    • 舞腰红乱旋”:仅五字刻尽舞者飞旋时红裙翻涌的动态
    • 点检如今无一半”:“点检”(清点)的冷静动作与残酷结果形成戏剧张力
  3. 时间蒙太奇
    从“记得玉真初见面”的鲜亮往昔,到“如今无一半”的萧瑟现实,镜头切换间尽显沧桑


四、词人背景与风格关联
欧阳修身历北宋党争(据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),晚年目睹故友零落。此词虽属婉约情致,却透出士大夫特有的生命哲思——没有柳永的市井缠绵,亦无苏轼的超然旷达,而是以史家笔法记录真实的人生况味,在宋词中独树一帜。

名句教学示范:
醉后不知红日晚

  • 字义:红日既指实景夕阳,亦喻人生盛年
  • 哲思:“不知”写尽沉醉忘情,暗讽人类对时间流逝的麻木
  • 诵读要点:重读“不知”,尾字“晚”需拖长叹惋

五、应用建议

  1. 写作迁移:学习“乐景写哀”手法,尝试用欢聚场景反衬离别之情
  2. 生命教育课:结合“当时/如今”对比,开展“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信”活动
  3. 文化探究:对比白居易“大都好物不坚牢”等诗句,思考中国文学中的“无常”母题

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评欧阳修词“于豪放中有沉着之致”,此作正是典范——春宴欢歌的皮相下,涌动着对生命本质的悲悯暗流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
jìn zhū zhě chì,jìn mò zhě hēi

靠着朱砂的变红,靠着墨的变黑。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,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。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。

霸陵醉尉
霸陵醉尉
bà líng zuì wèi

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。

鹿驯豕暴
鹿驯豕暴
lù xùn shǐ bào

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,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。形容狡诈。

倾抱写诚
倾抱写诚
qīng bào xiě chéng

指推诚相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