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阑干外天如水。
昨夜还曾倚。
初将明月比佳期。
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。
罗衣著破前香在。
旧意谁教改。
一春离恨懒调弦。
犹有两行闲泪、宝筝前。
曲阑干外天如水。
昨夜还曾倚。
初将明月比佳期。
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。
罗衣著破前香在。
旧意谁教改。
一春离恨懒调弦。
犹有两行闲泪、宝筝前。
核心主题:闺中思妇的刻骨离愁与忠贞守望
情感脉络:
上片以「曲阑干外天如水」勾勒清冷夜色,借助「昨夜还曾倚」的时空交错,展现女子日复一日的痴望。
「初将明月比佳期」暗含期待落空的苦涩——明月本喻团圆,却成「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」的永恒等待(德育切入点:守信重诺的品质教育)。
下片「罗衣著破前香在」以衣裳残破但余香未散,隐喻情意历久弥坚;「旧意谁教改」的诘问,迸发对负心的悲愤(情感教育:坚守与背叛的心理探讨)。
结尾「懒调弦」「闲泪流」的白描,将无言之痛凝于宝筝前的两行清泪(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评其“以淡语写浓愁”)。
教学点睛:
聚焦「闲泪」的“闲”字——看似云淡风轻,实为痛彻心扉后的麻木。引导学生对比生活中“强颜欢笑”的体验,理解古典诗词“以淡写浓”的艺术张力。
这首小令如一杯陈年苦酒,初尝清冽,回味灼心。晏几道以月为砚、泪为墨,在时空交错间写尽人间等待的苍凉,至今读来,依旧能触到词中罗衣的余温与泪水的凉意。
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计:计策、计谋。心里突然有了计策。
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
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