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

《虞美人》

落花已作风前舞。

又送黄昏雨。

晓来庭院半残红。

惟有游丝千丈、晴空。

殷勤花下同携手。

更尽杯中酒。

美人不用敛蛾眉。

我亦多情、无奈酒阑时。

鉴赏

叶梦得《虞美人》深度解析:残春中的聚散哲思

一、意象铺陈绘残春(上片写景)

“落花已作风前舞,又送黄昏雨”
——凋零花瓣在风中翻飞,黄昏冷雨又至,动态白描勾勒出暮春的凄迷。“风前舞”本可轻盈,却因“落花”与“黄昏雨”的叠加,形成生命流逝的沉重底色

“晓来庭院半残红。惟有游丝千丈、晴空”
——晨光中庭院铺满残花,唯见蛛丝高悬晴空。“半残红”以视觉冲击写繁华褪尽,而“游丝千丈”的渺小纤细反衬天地空旷,以乐景写哀(《诗经》手法),突显人去楼空的孤寂。

教学提示:引导学生圈画“落花”“黄昏雨”“残红”等意象,体会哀景与乐景的反衬效果,理解词人如何借自然之变喻人世无常。


二、酒阑人散的顿悟(下片抒情)

“殷勤花下同携手。更尽杯中酒”
——回忆往昔花下欢聚场景。“殷勤”“同携手”的动作细节,与“更尽杯中酒”的酣畅,瞬间将情感推向热烈顶点。

“美人不用敛蛾眉。我亦多情、无奈酒阑时”
——陡转直下!面对美人愁容,词人发出豁达劝慰:莫皱眉,我虽情深,奈何筵席终散。“酒阑时”三字如冰水浇炽炭(《词林纪事》卷十评语),点破人生聚散本质——再浓的情谊也敌不过时间法则。

情感教育:此句可联结青春期的友情体验,引导学生领悟“珍惜当下”与“接纳离别”的辩证关系,培养豁达心境。


三、词牌结构与词人风骨

《虞美人》本为双调小令,分上下两片。叶梦得精准遵循**“上片景语铺垫,下片情语爆发”** 的结构规律:

  • 上片以落花暮雨造境蓄势
  • 下片以酒宴高潮急转收束
    过片处“殷勤花下”自然承接晴空游丝之寂寥,引出追忆,体现南宋词人精湛的章法功力。

叶梦得作为南宋中兴词人(《宋史》卷四百四十五),历经家国动荡。此词表面伤春惜别,深层却暗藏对人生无常的清醒认知。其情感内核近苏轼“月有阴晴圆缺”之通透,语言风格兼具婉约的细腻与豪放的筋骨。


四、修辞与哲思的交融

  • 对比张力:残红遍地 vs 晴空游丝,盛宴欢愉 vs 酒阑人散
  • 直白深意:“无奈酒阑时”如家常口语,却道尽人间至理,近于辛弃疾“却道天凉好个秋”的举重若轻
  • 自我宽解:劝美人“不用敛蛾眉”,实为对自身的开导,展现士大夫在逆境中的精神韧性

应用建议:可让学生模仿下片结构,以“昔日欢聚—现实转折—自我劝解”为框架,创作短句体悟成长中的得失。


全词如一幅残春夜宴图,叶梦得以景起兴,因事悟理,在婉约笔触中注入哲人般的清醒。读至末句,仿佛看见词人放下酒杯,对漫天飞花淡然一笑——这笑中有无奈,更有对人间规则的坦然接纳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家至户到
家至户到
jiā zhì hù dào

到每家每户;遍及每家每户。

九霄云外
九霄云外
jiǔ xiāo yún wài

九霄:高空。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。

剥茧抽丝
剥茧抽丝
bō jiǎn chōu sī

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。

投畀豺虎
投畀豺虎
tóu bì chái hǔ

畀:给与。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,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。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