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

《鹧鸪天》

枕簟溪堂冷欲秋。

断云依水晚来收。

红莲相倚浑如醉,白鸟无言定自愁。

书咄咄,且休休。

一丘一壑也风流。

不知筋力衰多少,但觉新来懒上楼。

鉴赏

辛弃疾《鹧鸪天》深度解析:秋意中的英雄落寞

主题与情感
此词抒写英雄迟暮的悲凉与超脱之思(双重主题)。上片以冷秋景物暗喻愁绪:“枕簟溪堂冷欲秋”的“欲”字,写出夏秋之交的寒意侵骨,“红莲相倚浑如醉”与“白鸟无言定自愁”(醉红愁白的色彩对照),以拟人手法投射词人内心的矛盾苦闷。下片陡转超然姿态,“一丘一壑也风流”故作旷达,结句“不知筋力衰多少,但觉新来懒上楼”却以平淡自嘲,道尽英雄失意的酸楚(情感教育:逆境中的精神韧性与自我接纳)。

词牌与结构
《鹧鸪天》双调五十五字,上片四句三平韵,下片五句三平韵。本词严守格律:

  • 上片写景铺垫:溪堂、断云、红莲、白鸟,冷色调意象层层叠加,构建沉郁氛围。
  • 过片三字句转折:“书咄咄”(用晋人殷浩被贬终日书空“咄咄怪事”典,见《晋书》)、“且休休”(唐司空图建“休休亭”隐居典,见《旧唐书》),形成愤懑与释怀的强烈对比。
  • 下片直抒胸臆:从“一丘一壑”的强作潇洒到“懒上楼”的颓唐,展现情感跌宕。

语言与修辞

  1. 白描写愁:“冷欲秋”三字,不着“愁”字而寒意透纸
  2. 拟人见情:“红莲醉”暗喻借酒消愁,“白鸟愁”直指孤寂心境
  3. 矛盾修辞:“书咄咄”的激愤与“且休休”的淡然并置,凸显内心撕裂
  4. 细节传神:“懒上楼”的日常动作,胜过千言悲叹,筋力衰退之痛尽显

词人背景与风格
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期(约1185年)。作为豪放派代表,他此时被迫从“金戈铁马”转向“醉里挑灯看剑”(《破阵子》)。词中“风流”二字看似洒脱,实为报国无门的自我宽慰,与其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”的激越形成强烈反差(背景参照邓广铭《辛稼轩年谱》)。

词句精析

  • “断云依水晚来收”:片云贴着水面飘散,“收”字暗喻抱负成空
  • “一丘一壑也风流”:化用《汉书·叙传》班嗣论庄子语,将被迫隐居写得清高自许
  • “筋力衰”:明写身体衰老,暗指政治生命凋零,呼应陆游“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”之叹

教学及应用建议

  1. 对比阅读:将此词与苏轼《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》对比,体会同词牌下豪放词人的不同心境
  2. 意象拼贴:让学生选取“红莲/白鸟/溪堂”等意象创作微诗,理解情景交融
  3. 朗诵设计:上片宜沉缓凝滞,“浑如醉”“定自愁”重读;下片“书咄咄”急促,“懒上楼”轻缓拖长,感受情绪起伏

辛弃疾以秋景为镜,照见英雄末路的苍凉背影。那“懒上楼”的片刻踌躇,藏着南宋铁骑踏冰而来的少年将军,与带湖烟雨中数白发的老者之间,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时光鸿沟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盖棺定论
盖棺定论
gài guān dìng lùn

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。同“盖棺论定”。

侯服玉食
侯服玉食
hóu fú yù shí

侯服:王侯之服;玉食:珍美食品。穿王侯的衣服,吃珍贵的食物。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。

唐虞之治
唐虞之治
táng yú zhī zhì

唐虞:唐尧、虞舜,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。旧指上古政治清明,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。

护过饰非
护过饰非
hù guò shì fēi

掩护错误、文饰过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