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垂鞭

《醉垂鞭》

作者:宋• 张先

双蝶绣罗裙。

东池宴。

初相见。

朱粉不深匀。

闲花淡淡春。

细看诸处好。

人人道。

柳腰身。

昨日乱山昏。

来时衣上云。

鉴赏

张先《醉垂鞭》:云中仙子的惊鸿一瞥

主题与情感
这是一幅惊艳的初见图卷。词人通过宴席初遇的歌女形象,寄托对高洁风华的礼赞。上片聚焦服饰妆容(“双蝶绣罗裙”“朱粉不深匀”),下片升华超凡气质(“来时衣上云”),在“柳腰身”的世俗赞美与“衣上云”的仙姿飘逸间形成张力,展现对天然风韵的倾倒。可用于审美教育中的气质熏陶。

词牌与结构密码
《醉垂鞭》为北宋新声小令(《钦定词谱》),双调42字。本词结构精妙:

  • 上片叙事描形:“东池宴。初相见”五字点明场景,随即以工笔画手法勾勒罗裙纹样、淡扫脂粉的细节,结句“闲花淡淡春”以春景喻人,开启通感妙境
  • 过片虚实相生:“细看诸处好”承上启下,从具象身姿(“柳腰身”)陡转奇幻想象
  • 下片造境飞升:末二句突破时空,“乱山昏”的苍茫暮色与“衣上云”的缥缈仙气碰撞,令人恍见云中仙子踏雾而来

语言艺术探微

  1. 白描生神韵
    “朱粉不深匀”五字胜过千言——不要浓脂艳粉,只需本色天然。与李清照“却把青梅嗅”异曲同工,宋代仕女审美跃然纸上
  2. 意象三重奏
  • 双蝶绣罗裙:针线活色生香,暗喻女子翩跹之态
  • 闲花淡淡春:以疏淡春花拟人,气质呼之欲出
  • 衣上云:化用《楚辞》“青云衣兮白霓裳”,霓裳羽衣的仙化意象将凡尘女子升华为云端神女
  1. 时空魔法
    结尾“昨日乱山昏。来时衣上云”如蒙太奇剪辑:前句苍山日暮营造神秘氛围,后句云纹衣裳幻化登仙场景。这种突破现实逻辑的写法,比西方超现实主义早八百年!

词人风格坐标
张先作为北宋婉约派先驱(《宋史·文苑传》),以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等三影名句著称。本词延续其“含蓄酝藉”的特质:

  • 表面写宴席歌女,深层寄托对理想人格的追寻
  • “衣上云”的仙化处理,折射宋代文人崇雅尚逸的审美哲学

教学启示

  1. 意象转换训练:让学生梳理“罗裙→闲花→柳腰→云衣”的意象链,体会人物形象如何从具象升华为空灵
  2. 通感写作实践:模仿“闲花淡淡春”句式,用自然景物描写抽象气质(如“秋水盈盈月”)
  3. 历史审美探究:结合宋徽宗《听琴图》中的素雅服饰,理解宋代“淡极始知花更艳”的审美观

这首小令如一幅淡彩工笔,初看是宴饮偶遇的纪实,细品方觉暗藏乾坤。当“衣上云”在暮色中舒卷绽放,千年前的惊鸿一瞥已凝成永恒的艺术灵光——原来真正的倾城之色,从来不需浓墨重彩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经验之谈
经验之谈
jīng yàn zhī tán

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、切实、可靠。

弛高骛远
弛高骛远
chí gāo wù yuǎn

犹好高骛远。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。

众口嗷嗷
众口嗷嗷
zhòng kǒu áo áo

嗷嗷:哀号声。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。

肚里泪下
肚里泪下
dù lǐ lèi xià

眼泪往肚里流。形容有苦说不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