筹笔驿

《筹笔驿》

猿鸟犹疑畏简书,风云常为护储胥。

徒令上将挥神笔,终见降王走传车。

管乐有才终不忝,关张无命欲何如。

他年锦里经祠庙,梁父吟成恨有余。

鉴赏

这首诗展现了李商隐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深沉叹惋,融历史反思与个人感怀于一体。以下逐联赏析:


主题分析

咏史怀古·英雄遗恨
全诗以三国时诸葛亮北伐驻军的筹笔驿为切入点,通过今昔对比,凸显诸葛亮才能与蜀汉败亡的悲剧性反差,表达对“人谋难敌天命”的历史苍凉感。


逐联鉴赏

  1. 首联“猿鸟犹疑畏简书,风云常为护储胥”

    • 意象象征:以“猿鸟畏缩”“风云护卫”的拟人化描写,赋予自然景物历史记忆——连鸟兽风云都敬畏诸葛亮当年的军威(“简书”指军令,“储胥”为军营栅栏)。
    • 虚实交融:现实中荒废的驿站,在诗人笔下仍笼罩着诸葛亮的英灵余威。
  2. 颔联“徒令上将挥神笔,终见降王走传车”

    • 尖锐对比:“上将挥神笔”(诸葛亮运筹帷幄)与“降王走传车”(后主刘禅投降被押送洛阳)形成强烈反差。
    • “徒令”“终见”:二字点出诸葛亮心血付诸东流的无奈,暗含历史宿命感。
  3. 颈联“管乐有才终不忝,关张无命欲何如”

    • 借古论才:以名相管仲、乐毅比拟诸葛亮(“不忝”意为无愧),肯定其才能。
    • 天命难违:转折指出关羽、张早逝导致蜀汉无人可用,纵有英才亦难挽颓势,深化悲怆感。
  4. 尾联“他年锦里经祠庙,梁父吟成恨有余”

    • 时空交错:诗人回忆往年拜谒成都武侯祠(“锦里”代指成都),吟诵诸葛亮喜爱的《梁父吟》。
    • 双关之恨:“恨”既指诸葛亮北伐未成的遗恨,亦含诗人自身怀才不遇的共鸣。

语言与修辞特色

  • 典故精当:管乐、关张等典密集却自然,强化历史厚重感。
  • 虚实相生:首联想象与尾联回忆交织,打破时空限制。
  • 对仗工巧:如“管乐有才”对“关张无命”,工整中见沉郁。

历史与作者背景

  • 李商隐处境:创作时深陷牛李党争,抱负难展。诗中诸葛亮的“遗恨”,暗喻诗人对晚唐颓势与个人际遇的双重悲慨。
  • 晚唐风潮:安史之乱后,唐人常借咏史反思兴衰,此诗正是此类主题的典范。

延伸推荐

  1. 杜甫《蜀相》: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可对照此诗,同悼诸葛亮而视角各异。
  2. 温庭筠《经五丈原》:“象床宝帐无言语”写诸葛亮逝世后的萧瑟,与此诗首联意境相通。

鉴赏要点:李商隐将历史反思化为意象密织的诗境——风云猿鸟的敬畏、神笔传车的对比、管乐关张的宿命,最终凝结为一声跨越时空的“恨有余”。读此诗需体会:英雄才能与天命难违的永恒张力,正是古典咏史诗最动人的悲情内核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开口见心
开口见心
kāi kǒu jiàn xīn

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

鸣凤朝阳
鸣凤朝阳
míng fèng zhāo yáng

正直敢言的贤士。比喻贤臣遇明君。

划地为牢
划地为牢
huá dì wéi láo

相传上古时,于地上画圈,令犯罪者立圈中,以示惩罚。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
放纵不拘
放纵不拘
fàng zòng bù jū

指恣意行事,不受约束。同“放纵不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