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州西涧

《滁州西涧》
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
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,以简淡笔墨描绘滁州西涧的春日暮景,透露出诗人宁静淡泊的襟怀和一丝孤寂之情。


逐句赏析:

  1. "独怜幽草涧边生"

    • "独怜"(唯独偏爱)奠定全诗情感基调,诗人将目光投向涧边默默生长的幽草——它平凡却坚韧,象征不慕繁华的品格。
    • 语言手法:"幽"字既写草的茂密深邃,又暗含孤寂清冷的氛围。
  2. "上有黄鹂深树鸣"

    • 视线由低到高转移:深树上黄鹂的鸣叫打破寂静,形成声画交融的意境。
    • 动静对比:幽草的静默与黄鹂的啼鸣相映,更显山野清幽。
  3. "春潮带雨晚来急"

    • 暮色中风雨突至,春潮汹涌,"急"字写出雨势骤猛、水流湍急之态。
    • 情感转折:前两句的宁静被打破,暗喻世事无常的动荡感。
  4. "野渡无人舟自横"

    • 经典名句:荒僻渡口空寂无人,唯有一叶孤舟随波横斜
    • 意境升华:"自横"二字既是舟的随性状态,又隐喻诗人超脱世事的淡泊心境,同时暗含一丝无奈与孤独。

核心艺术特色:

  • 动静相生:幽草静、黄鹂鸣、潮雨急、舟自横,多重意象交织出富有张力的画面。
  • 以景寄情:借"幽草""孤舟"喻自身高洁不阿的品格;"野渡无人"暗含对政治冷遇的寂寥感怀。
  • 留白艺术:结尾戛然而止,空寂的渡口与横斜的小舟引发无限遐思,余韵悠长。

历史背景与诗人情感:

韦应物出身贵族,中年后历经安史之乱,心境转向淡泊。此诗作于他任地方官时,远离权力中心的处境与诗中"野渡无人"形成呼应——既是对清净自然的向往,也流露出身处官场边缘的孤寂。


延伸推荐:

若喜欢此类意境清寂的山水诗,可对比阅读:

  1. 柳宗元《江雪》:"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"——同写孤舟,更显遗世独立之傲骨。
  2. 王维《鹿柴》:"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"——以动衬静,与"黄鹂深树鸣"异曲同工。

教学建议
引导学生抓住"独怜""自横"等关键词,体会诗人对平凡事物的珍视与超然心境;结合背景理解诗中"无人"之境的双重意味——既是实景,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投射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有来无回
有来无回
yǒu lái wú huí

只要来了,就回不去。指彻底被消灭。

睚眦必报
睚眦必报
yá zì bì bào

睚眦:发怒时瞪眼睛,借指极小的仇恨。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。比喻心胸极狭窄。

枯耘伤岁
枯耘伤岁
kū yún shāng suì

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

委罪于人
委罪于人
wěi zuì yú rén

委:推委。把罪责推卸给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