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

《风雨》

凄凉宝剑篇,羁泊欲穷年。

黄叶仍风雨,青楼自管弦。

新知遭薄俗,旧好隔良缘。

心断新丰酒,销愁斗几千。

鉴赏

这首《风雨》是李商隐晚年的沉痛之作,凝聚了诗人漂泊无依、怀才不遇的悲怆。以下从主题、语言、背景等角度逐联解析:


主题分析

羁旅漂泊与世态炎凉

  1. 首联“凄凉宝剑篇,羁泊欲穷年”
    • 以唐初名将郭震的《宝剑篇》自喻(郭震因诗得武则天赏识),反衬自身才华被埋没的凄凉。“羁泊欲穷年”直言终生漂泊的命运。
  2. 颔联“黄叶仍风雨,青楼自管弦”
    • 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迫:“黄叶”自喻如落叶遭风雨摧残,“青楼”象征权贵醉生梦死。一“仍”一“自”,揭露世态冷漠。
  3. 颈联“新知遭薄俗,旧好隔良缘”
    • 直指人情淡薄:新交因世俗偏见疏远,旧友因世事阻隔断绝。牛李党争背景下,诗人夹缝生存的困境跃然纸上。
  4. 尾联“心断新丰酒,销愁斗几千”
    • 用马周客居新丰受唐太宗赏识的典故,反衬自己借酒消愁却无人问津的绝望。“斗几千”更显愁绪之深重。

语言与修辞

  1. 对比尖锐
    • “黄叶风雨”(自身飘零)与“青楼管弦”(权贵享乐)的视觉与听觉对比,强化了阶级落差。
  2. 用典沉痛
    • “宝剑篇”“新丰酒”两典,一正(郭震遇明主)一反(马周得志而己无望),道尽怀才不遇之恨。
  3. 虚字点睛
    • “仍”(依旧承受)、“自”(漠然无视)、“遭”(被动受害)、“隔”(主动隔绝),虚字串联出命运的步步紧逼。

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

  • 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,卷入党争,被牛党视为背叛,终身困顿下僚。此诗作于晚年,妻子王氏已逝,故“旧好隔良缘”暗含丧妻之痛。
  • “新知遭薄俗”直指牛党排挤,反映晚唐党争对文人的摧残。

意境与美学

  • 凄冷压抑的画面感
    风雨中的黄叶、孤灯下的羁客、喧闹的青楼,构成灰暗的视觉画卷。
  • 声响的反衬
    管弦乐声愈欢快,愈显诗人内心的死寂,类似杜甫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笔法。

延伸推荐

  1. 对照漂泊主题
    • 杜甫《旅夜书怀》:“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”——同写漂泊,杜诗苍茫,李诗凄厉。
  2. 对照世态炎凉
    • 孟郊《赠崔纯亮》:“食荠肠亦苦,强歌声无欢”——孟郊直白诉苦,李商隐以典藏愤。
  3. 李商隐同类诗
    • 《落花》:“芳心向春尽,所得是沾衣”——以落花自喻,与“黄叶”意象异曲同工。

总结:此诗是李商隐对命运的血泪控诉。每一联都在“孤独”与“压迫”中递进:从怀才不遇(首联),到世道不公(颔联),再到人情断绝(颈联),终至绝望买醉(尾联)。典故的沉重、对比的犀利、虚字的精准,使其成为晚唐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缩影。

鉴赏内容为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成语推荐
开口见心
开口见心
kāi kǒu jiàn xīn

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

鸣凤朝阳
鸣凤朝阳
míng fèng zhāo yáng

正直敢言的贤士。比喻贤臣遇明君。

划地为牢
划地为牢
huá dì wéi láo

相传上古时,于地上画圈,令犯罪者立圈中,以示惩罚。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
放纵不拘
放纵不拘
fàng zòng bù jū

指恣意行事,不受约束。同“放纵不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