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林归独卧,滞虑洗孤清。
持此谢高鸟,因之传远情。
日夕怀空意,人谁感至精。
飞沈理自隔,何所慰吾诚。
幽林归独卧,滞虑洗孤清。
持此谢高鸟,因之传远情。
日夕怀空意,人谁感至精。
飞沈理自隔,何所慰吾诚。
这首诗是张九龄罢相后所作《感遇十二首》中的第二首,抒发了诗人独处幽林时的孤寂心境和对高洁情操的坚守。全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意境清冷。以下逐句进行鉴赏分析:
1. 幽林归独卧,滞虑洗孤清
2. 持此谢高鸟,因之传远情
3. 日夕怀空意,人谁感至精
4. 飞沈理自隔,何所慰吾诚
张九龄这首诗的伟大,在于将个人失意升华为对士人精神的永恒追问——当世界辜负赤诚,人能否在孤独中守住内心的纯粹?千年后读来,那份“何所慰吾诚”的慨叹,依然叩击人心。
只要来了,就回不去。指彻底被消灭。
睚眦:发怒时瞪眼睛,借指极小的仇恨。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。比喻心胸极狭窄。
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
委:推委。把罪责推卸给别人。